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duote123 2025-01-2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两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

  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

  1、还记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吗?回忆一下,你能背诵他的哪些作品?(齐背《水调歌头》)

  2、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首诗《题西林壁》。请大家读读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让我们对苏轼有更多的了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苏轼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诗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二、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课文插图、词语手册自学这首诗,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标注在课文旁边。)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article/

  (1)对题目的理解;

  (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题(书写)、西林、壁(墙壁)、横看(从下面看)、缘(因为);

  (3)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装的理解完全一致,大体把握诗意即可。)

  三、拓展延伸。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你觉得这首诗中,还有什么问题是值得提出来大家交流探讨的?(估计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座山中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2、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讨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的情况?

  6、小结: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四、朗诵、背诵。

  五、欣赏:

  后来有很多人录写了这首诗:请欣赏草书题的《题西林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标签:

相关文章

美丽的巍山屏作文

我的家乡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巍山屏。那里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脚里的溪水淙淙的流着,溪水里的海草顺着水流的...

应用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远去的寒冬高三作文

要是雨,便始终喧哗着,直到停了,还要借势滴答一阵。雪不,等人关了门窗,疑无声息,其实它根本没有罢手,雪早已把大千世界当成了自己...

应用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小学生与信任有关的作文

我着急的站在学校门口,嘴里不断的念叨着:来不来?思绪一下子飘到了那个星期五的中午。 那天我带着十五元钱,去书店买书。正在书架...

应用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樱花的传说1000字作文

听了以后,我的心里很不舒服。 为什么每一个美丽的事物身后,总有一些让人心伤的东西呢?我黯然神伤。坦白的说,我喜欢在电视里看见...

应用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飞机小创意三年级作文

放学了,我回到爸爸办公室,又折了三架纸飞机,分别叫“火箭号”、“客车号”和“蝙蝠号”。“火箭号”个头最小,长得细细的,翅膀也不...

应用文 2025-01-22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