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作文600字【优秀】

duote123 2024-12-1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我爱故乡作文600字【优秀】

  第一篇:我爱故乡

  我爱我的家乡。你知道我的家乡是谁吗?

  她不但环境优美消费潜力巨大,在收入不断攀升的前提下。大量的常住居民迫切需求改善住宅。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本地区的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近几年来,招商引资的势头一直非常好。

  她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经人为长期垦殖耕作,原始的自然植被已难寻见,历史上没有天然森林记载。主要群系由5种。由此构成具有多样性的栽培根倍。

  我的家乡、美丽、繁荣、富饶,春夏秋冬我都喜欢,特别是家乡的春天,更让我沉醉不已。春天、小草吐出了新芽,粉红的桃花开了,柳树、龙爪槐也露出了她窈窕的身躯,穿上了一身翠绿的新装。这时,我的“母亲”也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妆,花儿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金黄的菜花布满了田地给大地的妈妈戴上金黄的手镯,麦田里的麦苗抽出了新芽,给大地妈妈戴上了一条翡翠项链,花儿们也不甘落后,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五颜六色的美丽的花衣。这时的大地妈妈变得光彩照人,美丽动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可以听见美妙的歌声,那是蜜蜂们谱写的一首优美动听的劳动曲;走在宽阔的田坝上,你可以感觉到春的气息,泥土的芬芳也飘散出来。你也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家长带着她们的孩子出来放风筝。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自己不禁也兴奋起来,享受着大自然所赋予的温馨。这就是我的家乡。家乡的春天及另三个季节都十分美好,她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暖。

  这就是我的家乡,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天津市北辰区。怎么样,我的家乡不错吧?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的美丽,繁荣,富饶……

  我爱我的家乡。

  第二篇:我爱故乡

  我对家乡有独特的喜爱,特别钟爱家乡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岁月的流逝,时光的变幻,环境的变迁,都不曾改变。

  家乡是个依山傍水的小城镇,连绵起伏的大山是我们天然的屏障,把我们围在中间,使家乡的无论四季轮回都是郁郁葱葱的。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遵循着四季更迭有规律地忙碌着。我们对食物有着格外的细腻热忱,邻里之间,相互馈赠新鲜的蔬果。

  村里的孩子们没有精致的玩具,没有芭比娃娃,没有遥控汽车。但我们学会了从玩耍本身获得快乐。童年的我们呼朋引伴穿梭在这山林间,玩捉迷藏,过家家。我们在小溪里戏水打闹,爬到溪边的树上捉只了。山里还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果,可我们也能分辨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我们一边在林间追逐打闹,一边享受大自然的果实。直到太阳的余晖洒在田埂上,炊烟袅袅升起,才在大人们的喊叫声中,依依不舍的道别并相互约定明天继续。

  农闲时节或是连日雨天的日子里,人们便不再下地劳作。相互串门,闲聊着打发时间。夏天的时候,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粉嫩的荷花,熟悉水性的会扎进水里,上岸时已是硕果累累,把满怀的莲蓬放在岸上;不熟悉水性的三三两两的在岸边,或趴着,或拉着,也不亦乐乎的摘着莲蓬。冬日的阳光暖暖的出来,母亲们便带着凳子在阳光下落座,围成一堆,织着毛衣,吃着年货,看着我们在一旁玩耍,各自谈论着,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

  家乡的夜空是不惨一丝杂质的纯黑,皎洁的月亮将月光静静地洒向大地,地面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银光。人们搬出自家的凉板凳,一边聊天,一边摇着蒲扇,孩童们则聚在一起,吃西瓜,斗蝈蝈……月亮,是夜轻轻挥舞的荧光棒,在我们的欢乐增添光亮。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人文情怀,热情温柔,纯朴善良,彼此之间用心交流。我们外出窜门可以不用锁门,把门轻轻掩着,只有那嘴馋的小猫,会轻轻推开,然后寻找那些美味的食物。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向往大城市的生活,防盗门,防盗窗把人们的心都阻隔了。可能住了几个月,连对门人家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小偷在对门住了一个月了,还以为是搬了新邻居。上下班,防盗门一开一关,这门轻易地就把我对城市的向往给挤掉了。

  为什么不都一些微笑,多一些交流呢?邻里间多一些话语,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帮助,让城市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第三篇:我爱故乡

  我来自广东汕尾海丰,也许你们会认识它,没错,汕尾位于粤东沿海地区,而海丰就属于它的管辖之下。说到海丰,我不得不说我们那里的特产。

  薄饼——我们每到清明必吃的东西!薄饼是如何做的呢?其实在海丰是请专职的师傅做的。薄饼的吃法因个人而异,如果要吃咸的就把豆芽、芹菜、蒜葱、等炒熟盛起配上盐、调味精、酱油等,再和鲜墨鱼、猪肉、腊肠、虾肉、冬菇等混在一起炒热,最后用四到五块薄饼皮包起来就可以了。

  如果要吃甜的就可以用白糖、芝麻、花生、豆酥、果酱等用薄饼皮包起来。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丰当然是少不了海鲜的啦!

  例如丁螺。炒丁螺是“吃冰”必点的一道菜,炒时加上醋和蒜头,加醋有两个作用,一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把螺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最大程度上灭掉保证我们吃得健康。二是醋为这道菜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使人回味无穷。

  最后介绍一下咸茶,不是当地人根本就不会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把茶叶、薄荷和芝麻捣碎直到成糊状,加入沸水,放适量的食盐。吃的时候加上炒米、花生。我们大家会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天,其乐融融。而又有提神健脾利胃之效,故而更是受欢迎。

  这就是我最爱的家乡,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想要了解得更多,想要亲身体验者,欢迎来我家乡!

  第四篇:我爱故乡

  我的家乡是孔子的故乡——曲阜。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这里有三孔,六艺城,周公庙,石门山……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孔吧:孔庙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祀。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溢加封,同时扩大祭祀他的寺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多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占地3000亩,四周建筑墙环绕,园内古木参天,茂密幽深。密林深处还有孔子墓及历代兴建的楼、亭、坊、殿及大小碑碣石雕。孔林内柏桧夹道,进人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这就是我的家乡曲阜。

  第五篇:我爱故乡

  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

  家乡如我的母亲,是用她的一草一木在哺育我们成长。

  家乡伊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人啊!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想做到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家乡,究竟有多少文字可以描绘出我对你的情感呢。

  我离家有千里之遥,但是心是和家乡息息相通的,诸城在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使我们在外的人引以为荣。家乡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每个在外游子的骄傲。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如果我们这些游子一个个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凝聚起来,一定会使诸城这颗鲁东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家乡多么美呀,交通是发达的,楼房是精致的,有顶绿的树,有顶靓的花,麻雀在电线杆上叽喳,小猫在树下嬉戏,蝴蝶越过花丛而来,摊贩像小河似的在街道上翻涌而来。看,太阳冉冉升起,红红的火球在山的背后缓缓燃烧。还记得爷爷奶奶讲的传说,说是山背后住着一位神仙,天天掌管着太阳的一起一落。看,那青翠欲滴的竹叶,似乎经过一夜露珠的酝酿,将叶子挺挺的舒展开来,体态像位仙女般优雅、端庄,似乎带着一点点撒娇的感觉松树为依旧傲立,好像板着脸的爸爸一样风儿慵懒地跑着,将杜鹃花姑娘的定情信物送到杜鹃哥哥那,把还在睡觉的小动物叫醒,捎来溪泉的口信,匆匆地将花儿的悄悄话掠过我耳边。

标签:

相关文章

成语桂林一枝的近义词

基本解释 词语解释 guì lín yī zhī ㄍㄨㄟ? ㄧㄣ? ㄧ ㄓㄧ 桂林一枝 《晋书·??传》:“? ? ?累...

应用文 2025-01-23 阅读0 评论0

天然氧吧临安天目山作文

打开车门,一股夹杂着泥土和青草味道的清新空气扑鼻而来,我深吸了一口气,顿时感觉到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头也不晕了。这时,爸爸...

应用文 2025-01-23 阅读0 评论0

难忘的菊花展650字作文

一进展厅,我好像掉进了菊花的海洋,这里的菊花真的是铺天盖地,数不胜数。很多菊花我都不认识也没见过。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应用文 2025-01-23 阅读3 评论0

再见了,我的寒假作文

再见了,我的寒假作文一 “要不,咱们举行一个同学的聚会吧,男同学的?”这是王新琦的声音。我们都赞同,就说了一声:“行!”这件...

应用文 2025-01-23 阅读0 评论0

晨钟暮鼓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典故】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唐·李咸用《山中》诗 【释义】暮:傍...

应用文 2025-01-23 阅读0 评论0

关于我是90后的读书笔记

首先,我对我们这个时代有了更好的认识。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我们的祖国正迎来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的盛世年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地...

应用文 2025-01-2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