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欣赏: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duote123 2024-12-1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欣赏: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作文题目】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日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枯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标签:

相关文章

圣经福音检验

1、罪就是自由意志的选择 《圣经》没有规定说罪就是本性。所以出生的孩子并不是被定罪要被地狱火烧灭的罪人。这个福音根据心灵的选...

词汇库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圣经中恋爱的榜样和原则

谈恋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所以我们要回到圣经中看看有什么样例子、榜样和教训。 例一:亚当和夏娃 圣经中第一对婚姻是亚当和...

词汇库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随感小记高二作文

突然间很佩服杨绛和钱钟书先生。 语文老师讲到钱钟书的文章,对我们讲起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钱瑗,钱钟书两口子一开始就约定好了,这...

词汇库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给毕业同学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朋友是下雨时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放弃时的一声鼓励。朋友是苦闷时的一丝春风。即使不是朋友,他也会教会你一些东西,带给你不计其数的快...

词汇库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员工座右铭大全

1、每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为了向别人、向世界证明自己而努力拼搏,而一旦你真的取得了成绩,...

词汇库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与女生节相关的祝福语

2、妇女节到送问候,祝你越来越漂亮?没必要,你就是美女;祝你越来越年轻?更多余,你就如女孩;那就只有祝你心情舒畅事业顺,生活美...

词汇库 2025-01-22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