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张九龄阅读

duote123 2024-11-2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感遇 张九龄阅读

  感遇(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荐:进奉意。

  树:种植意。

  【翻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阅读训练】:

  一、

  (1)简析本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情感思想的手法。

  (2)简要分析诗中“桃李”这一意象。

  二、

  (1)在作者笔下,“丹橘”有何品质?

  (2)请你简单谈谈你对“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

  (3)全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

  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一个“ ”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 ”语。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一、

  (1)诗人有感于朝政的紊乱和个人身世的遭遇,在诗中以橘自比,托物言志。

  (2)诗中的“桃李”作为“丹橘”的对立面出现,影射当时当权得势的小人。

  二、

  (1)耐寒、甘于奉献。(答对一点得/ 分、答对# 点得& 分)

  (2)丹橘“经冬犹绿林”,是因为“自有岁寒心”。“ 岁寒心”,一般是指松柏的。作者在这里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坎坷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3)托物言志。不为世所用的愤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2点得3 分)

  三、

  (1)犹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赏析】: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相关文章

仪容仪表周记

当老师一说完就有许多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老师有病啊!就最后两天了!”我也感觉不合理,可不理不行啊。于是我一整天都在想这件事。...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羽凡《爱情诗歌三首》

我在雾里 听到了你的声音 你在雾里 是否看到了到我的身影 我在寻找 你声音的方向 雾散了 没了你的声音 却有你...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有你真好700字优秀作文

第二天早晨,我被闹钟吵醒,一掀开被子,一阵寒风便迎面扑来了。我立刻披好外套,脚已经不知觉的走到了爸妈房间的门口。要不要进去拿衣...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我想你亲爱的朋友作文

雨后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仿佛一块水蓝透明的宝石,让人一眼就可以沉沦在这梦幻的色彩里!这纯粹的湛蓝,仿佛有魔力一般,带走了人们...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暑假去溜冰小学作文

溜冰真有趣啊!溜冰里的一天晚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好像众星拱月。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文化广...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宽恕自己的心灵作文

看似一场简单的班队会却蕴含了无穷的道理,我相信,这个道理是我们班许许多多的同学成长道路中的一双鞋,伴随我们走过风风雨雨,踏过坎...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