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duote123 2025-02-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赏析: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标签:

相关文章

仲春的雪为题目的作文

天公也跟着作怪:在这暖意欲进、寒气未退之时下起雪来。 雪,先是稀松的飘着几片,渐渐地大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漫天飞屑。它到...

学术论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我的哥哥六年级作文400字

记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在家呆着,觉得很闷,就对哥哥说:“好闷哦!不如我们玩点什么?”“玩什么?”哥哥问。“踢足球?”“没兴趣。”...

学术论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说明文d 特征与顺序

1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出科学的说明,说明文特征与顺...

学术论文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古诗《春望》改写作文

天空布满了乌云,天气显得要与冰霜相媲美,并向人们头上肆意地甩着灰色的大雨点.站在这光秃秃的山头,眼前的一番景象--它是那样灰暗...

学术论文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中学生好句子摘抄-困难排比句大全

1.笔筒是用可口可乐易拉罐做的,表面粘着的上百个小海螺壳拼成了一个奇特的图形。 2.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创...

学术论文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童话:七只野鸽子的故事

动静,它们睁开眼睛,看见两个男人,一个手拿电筒,一个手拿网。大家都明白了:那两人是捕鸟的。正在它们紧张的时候,一只网笼罩住了它...

学术论文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