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法就是直接用圣经的字句作为自己祈祷的说话。
用这种方法时,最常用的圣经莫过于圣咏了,例如以圣咏103:1-5来祈祷,便直接把它读出来:
第1节:我的灵魂,请向上主赞颂,我的五内,请向主名赞颂。
第2节:我的灵魂,请向上主赞颂,请你不要忘记他的恩宠。
第3节:是他赦免了你的各种愆尤,是他治愈了你的一切病苦
第4节:是他叫你的性命在死亡中得到保全,是他用仁慈以及爱情给你作了冠冕
第5节:是他赏赐你一生幸福满盈,是他使你的青春更新如鹰。
其实,我们还可加上 “天主 ” 或 “ 主啊 ” ,并把经文中的 “ 他” 字改为 “ 你 ” 字,把 “ 你” 字改为 “我 ” 字,如此,这个祈祷便更直接地向天主说话了。以第3节为例,祷文可变成:
“主啊!是 “你 ” 赦免了 “我 ” 的各种愆尤,是 “ 你 ” 治愈了 “ 我 ” 的切病苦。
如果经文中的字句并不完全适合你的情况,也可将它略作修改,或把它的意义伸延,或加上自己的说话。以第4节为例可这样祈祷:
是 “ 主你”叫 “ 我” 的性命在 “多次困厄 ” 中得到保全,是 “主你 ” 用仁慈、“ 无限的接纳 ”以及爱情, “和各种恩典 ”给我作了冠冕,“ 主,我感谢你!”。
为他人代祷时,把经文中的 “你 ” 改为被代祷的人的名字便成。以第5节为例,祷文可变成:
“主啊!” 是 “ 你 ” 赏赐 “某某” 一生幸福满盈,“ 主,我感谢你!赞美你 ”。 “求你 ” 使 “她 ” “满有 ” 青春 “朝气 ” ,更新如鹰。
除了圣咏之外,圣经内许多地方,尤其是不同圣经人物的祷词,也可用上述方法来祈祷,例如创18:3-5,撒下7:18-29,罗11:33-36,斐1:9-11,哥1:9-14,弗3:14-21,及默4:11等等,大家不妨试试。
第二种方法就是回答问题。
在福音中,主耶稣给人问了许多问题,诸如:「你们说我是谁?」(玛16:15)「你们找甚么?」(若1:38)「你爱我吗?」(若21:16)「你愿意我给你做甚么?」(谷10:51)...等等,把这些问题当作是向你发问的,你会怎样回答?这已是很好的祈祷了。
第三种方法实在非常简单,就是看完一段圣经之后,有甚么东西想跟天主说的,就说出来。
其实,这个方法就像跟朋友闲谈一样,对方说了,自己也说。面对着天主圣言,我们也可这样闲谈一番呢!
第四种用圣经来祈祷的方法就是在读完一段圣经之后,找一句最吸引自己的经文,不断在心中重覆诵念。
例如在若15:1-11「葡萄树的比喻」中,第5节内其中一句特别打动自己的心,便可重覆诵念它:
因为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因为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因为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诵念多次之后,可能会省略了一些字句,越念越短:
因为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因为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离了我,你们甚么也不能作。
离了我,甚么也不能作。
离了我,甚么也不能作。
要诵念多少次才好呢?其实诵念多久也没问题,当自己觉得够了,便可停下来,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继续自由地与主闲谈或念一些经文(如天主经、圣三光荣经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段圣经,各位可以多多练习。
第五种方法就是默观。
相信许多人都听过或做过默想,默观和默想都是静默的祈祷方法,不过两者却有些分别。简单来说,默想的对象通常是一些道理或讯息,而默观的对象则是天主或一些圣人。例如:耶稣说了一些天国的比喻,我们静下来反覆思索这些比喻的内容﹑它的含义,或这些道理对我有甚么意思,这就是默想-默想耶稣所说的道理;若是默观,我们就是观看这个说了这些道理的耶稣,可能我们观默耶稣当时怎样说天国的比喻﹑祂的眼神﹑祂的态度﹑祂的语气....,甚至是祂的内心!焦点在于耶稣这个人身上,而不是祂所说的东西。
做默观的时候,先将手上的东西放在一旁,甚至可以连眼镜也除掉(如有需要),然后放松自己,亦可慢慢数算自己的呼吸(例如:由一数到十),或留意周围有甚么声音。做了这些使自己放松﹑安静下来的工夫之后,就可以默观你所选用的圣经经文了,通常会想像当时的情景(包括地点﹑人物),然后想像自己也身在其中,静默地观看整件事情的发生经过,甚至与其中的人物(例如:主耶稣)交谈......。大家不妨用谷1:40-42试试。
习作:请用以下圣经做祈祷(每日一段或早晚各一段)
路加福音17:1-6圣咏23若望福音1:35-39
若望福音1:9-18斐理伯书1:9-11若望福音21:15-17
默示录7:9-17撒慕尔纪下7:18-29玛窦福音16:13-20
厄弗所书3:14-20创世纪18:3-5马尔谷福音10:46-52
罗马书11:33-36弟茂德前书2:1-2圣咏119: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