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弗受玉》原文及译文

duote123 2024-11-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子罕弗受玉》原文及译文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或( )  ②诸( ) ③弗( )

  ④以( ) ⑤丧( ) ⑥不若( )

  (3)子罕为什么说“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请简析。

  参考答案

  (1)标点: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或“。”)若以与我,皆丧宝也。(或“,”“:”)不若人有其宝。”(2)或,有人,有个人,把“宋人或”连起来解释成“宋国有一个人”、“有一个宋国人”或“宋人里有一个人”;诸,之于;弗,不;以,拿,或“将”、“把”;丧,丧失,失去;不若,不如。

  (3)对于送宝的宋国人来说,把玉送与他人,则其失宝;对于子罕来说,如果接受他人的馈赠,则失去“廉正之品德”之宝,所以说是“皆丧宝也”。

  原文

  宋人或(有人)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送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会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等他富有后让他返回了家乡。

  注释

  1、 得:得到。

  2 、 示:给……看。

  3、 以为:认为。

  4、 或:有人。

  5、 诸:“之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

  6、 弗:不肯。

  7、 尔:你。

  8、 故:所以。

  9、 若:假如。

  10、与:给。

  11、人有其宝:各人保持有自己的宝物。

  12、以……为:把……看作。

  13、皆:都。

  14、丧:失去。

  15、献:进献,进贡。

  16、玉人:从事玉石加工、雕琢的匠人。

  17、怀:藏。

  18、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 稽首,跪拜。

  19、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20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住的地区。

  21、为之攻之:替献玉人雕琢好那块玉。

  22、 受:接受。

  启示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光明得多了。

  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标签:

相关文章

姐姐,对不起的作文300字

一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中午我俩没有饭吃,我和表姐打算自己做一些,姐姐比我大,所以她做饭,我当助手,拿盘子,盛饭!饭做好了,...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秋天的快乐三年级写事作文

秋天里,我们去果园里摘苹果。苹果火红火红的,看着就感觉很好吃。我太想吃了,但是摘不到。我对爸爸说:“爸爸,帮我把那个又大又红的...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汽车构造拆装实习》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原理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 使学生掌握汽车总成、各零部件...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本草纲目.草部.莽草》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芒草、鼠莽。 气味 (叶)辛、温、有毒。 主治 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乌头、...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家庭作文

但到现在共同的话题变少了,聊天的频率相对地就降低了,就算有也是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但聊天时间都不久常常这个话题两三分钟就结束了。...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会600字作文

会场上,双方辨手都气场强大、眼神犀利地注视着对方,气氛略显紧张,大家都在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做准备。主持人走上讲台,宣...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