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河东》阅读答案及赏析

duote123 2024-12-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送友人游河东》阅读答案及赏析

  [唐]项斯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②睛见雁,槐驿③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

  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②湖波:指代作者所在的南方。

  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1、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5分)

  2、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歌首联表现了诗巾人物离别时的伤感情绪。(2分)是通过人物临别之时的神态描写来表现的。(1分)天刚拂晓,离别的车已在门口等着通宵话别的远行人,想说一句道别的话,忍不住几度哽咽流泪。(2分)

  2、当秋季来临,晴日里看见湖中游雁时,诗人将想起远在北方的友人,盼友人能像雁一样及时南归;(3分)遥想友人在北方旅舍巾过着清秋寂寥的日子,一定也会思念家乡亲友的。(3分)

  赏析

  这首诗写哀婉的别情和深挚的友谊。河东,指唐时的河东道,故治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首联写离别的哀痛。“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天刚拂晓,离别的车已在门口等着通宵话别的远行人。想说一句道别的话,忍不住几度哽咽流泪。挚友间的远别是伤感的,这是一种“行子肠断”、“居人愁卧”的黯然销魂的场景。这里作者很形象地描绘了临别一瞬的凄恻容态,反映出朋友间的深情。这两句破题切情,为全篇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

  第二联预想友人旅途的艰难。“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当时战争频仍,连年饥馑。友人正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月,抛亲别友远去河东。诗人设想,他一路上定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不禁为之担惊不安。由此也可推想,友人此行名为“游河东”,实际上可能是迫于某种原因的不得已。联系“一语几潸然”句,我们明白了,所以如此悲切,除了友情难舍之外,还有着战乱的忧伤。这两句不仅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体贴深情,而且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们在这动乱中的痛苦生活。把个人的惜别和时代的忧患结合在一起,感情沉郁,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和诗人伤时悯世的热情。

  第三联想象两地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上句写自己所在的南方。江南多湖泽,秋天时雁行南迁,宿在湖泽间。下句写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官署、驿舍、行道多种落叶乔木槐树,有“官槐”、“行槐”之称。蝉出现于夏秋间,吸食树汁;“无蝉”,也是时届深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秋季来临,晴日里看见湖中游雁时,我将想起寄停北方的人,盼你能象雁一样及时南归;遥想你在旅舍中过着清秋寂寥的日子,一定也会思念家乡亲友的。这一联融情入景,在送别时预盼友人早日回来,感情表达得委婉深挚,真切动人。

  尾联上句“莫纵经时住”接前联诗意,反复叮咛友人不要久留河东。“莫纵”是不要任性的意思。这一句流露出他唯恐友人在外久住的焦虑;这种直率的语言,是至友间纯真感情的反映。结句“东南书信偏”材道出了盼他早归的原因,因为东南地处偏远,书信难通,太令人挂念了。

  全诗从惜别开头,中间叙写对友人的担忧、怀念,最后以盼望早归作结,一意贯注,加强了感情的表达。

  这首诗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纯朴。不管叙事、抒情、造境,纯乎白描,风格清新,情味隽永,是一首耐人吟咏的好诗。

标签:

相关文章

总有属于自己的季节作文

冬来的不像往常那么轻,那么柔,那么令人期盼了。 现在她是那么狂,那么快,那么猛。令人无法喘息。 漫步在西安的街道上,望着空...

应用文 2024-12-10 阅读0 评论0

保护生物圈教学课件模板

教学过程 一、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应用文 2024-12-10 阅读0 评论0

中学文言文注释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 我国的古籍绝大多数是文言作品,现代虽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为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各级各类教学大...

应用文 2024-12-10 阅读0 评论0

记叙文密不可分的朋友

我们似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交到朋友,刚刚分班那会儿,大家都不认识,只不过充其量的认识几个原来班上的人。于是,一到休息时间,男生们...

应用文 2024-12-10 阅读0 评论0

永远的人妈妈小学生作文

我觉得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永远呵护着我,看着我长大。我爱我的妈妈,尽管我只是个10岁的小孩,但是我只知道,妈妈,是你最最...

应用文 2024-12-10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