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岣嵝峰记初三作文

duote123 2024-11-0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游岣嵝峰记初三作文

  早就听说岣嵝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现在又是国家森林公园。传说远古时代大禹治水时经过这里。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此修了一座庙,还立了一块碑,后人称为禹王庙和禹王碑。大约经过四、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岣嵝峰森林公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后面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一条林荫道在树林中弯曲延伸。路边,一两座瓦房隐约可见。树是绿的、路是灰的、房屋是红的、阳光是金色的,多种色彩被岣嵝峰这条特殊的纽带系在一块,交织成了岣嵝峰多姿多彩的夏天。

  穿过大门,漫步在林荫道上,才能更深地体会岣嵝峰的神奇。近处,一丛丛的蕨生长在峭壁上,几棵杉树也来凑热闹,不偏不倚地扎根在茂盛的蕨丛中,看起来别有一般趣味。远处,云雾撩绕,如轻细的丝缠绕着群山峻岭,但山的浓绿并不因此而减弱,只是由绿油油转变成了绿蒙蒙,给群山抹上了神秘的一笔。要是有一位风景画家此时来到岣嵝峰,一定能画出一幅传世佳作。

  上山的路是那么荫凉,浓密的叶子形成了一道屏障,强烈的阳光挤过树叶,只剩下一小缕光线,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夏日的炎热。上山的路又是那么宁静,这儿远离城市,没有各种嘈杂无章的生活燥音,只有大山的宓静,我们听到的只有嘶嘶的蝉鸣。

  走到一个转弯处,忽然听闻小孩子的阵阵欢笑声。可寻声四望,并不见个人影。正是应了王维所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转过几个弯,一个小型的广场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广场建在一面山坡下,由于没有了树木的庇护,强烈的阳光长驱直入,整个广场在艳阳的高照下,显得格外的敞亮,热浪也毫不犹豫地向我们袭来,让我们猛然回到夏日。此时,山坡下的一个亭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炎热驱使我们几乎是一路小跑地来到亭子前。走近一看,亭子中是一口清凉的水井,水井旁立着“禹王泉”碑。据碑文记载,原来这是一口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挖的泉井。我俯下身,捧起汪泉水,一股透心的清爽凉意瞬间由指间传遍全身,让先前的疲劳和炎热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真是一泉好水呀!

  喝了几口泉水,稍作休息,我们又开始向“禹王碑”进发。又走了大约五分钟的山路,我们来到了一座庙前,这便是“禹王庙”。虽说整个庙堂因年旧未修,显得有些破旧,但庙堂正中高大的大禹塑像让我不由心生敬意。“禹王庙”旁便是传说中的“禹王碑”。碑上的文字不是象形文,也不是甲骨文,由于它们每一笔都头重脚轻,形似蝌蚪,后人称之为蝌蚪文。传说碑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原由和过程。站在碑前,看着连大作家郭沫若也仅能辨识几个的古老蝌蚪文,它们仿佛在向我诉说一段段历史。我仿佛看见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看见了他带领人民一同疏通河道。看着历史的一幕幕,仿佛大禹就在我们面前。

  站在山上,俯视着山下的树木水景,湘江如同一条绿色的腰带,系在群山之腰,散发着无限的生机。山上的树林竹林交错分布,如一潭深不可测的绿水。在这美妙无比的岣嵝峰,看着眼前的风景,追循古人的足迹,实在是心满意足了。

标签:

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介绍范文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介绍范文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小蚂蚁们的历险记初中作文

我们之中有的说:“看来搬家也没什么难的。”另一只蚂蚁回答道:“就是啊,村长还这么严肃……”这时,一个黑影从天而降。我由于反应快...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关于美好生活满分初中作文

一辆单车,一张地图。 出发。 最喜欢学校门口的那一段长长的下坡。骑车飞奔下去,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有种奇妙的快感。很少有人...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关于神秘的近义词

关于神秘的近义词 奥秘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神秘造句: 1. 在一片带有原始神秘色彩的山崖上悬挂着一匹银白色的飞...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1 评论0

血气方刚同义词

血气方刚的近义词 : 年富力强、 气血方刚、 年轻气盛。 血气方刚造句 1、除了他和她而外,没有一个人在看着,所以她...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1 评论0

小学生地球仪的作文300字

今天是父亲节,爸爸正在看地球仪。地球仪的样子像火球、水球。我问爸爸:“白色的东西是什么?”爸爸说: “那是南极。”“那,蓝色的...

应用文 2025-01-29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