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一个大户的妇人”

duote123 2025-01-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圣经中“一个大户的妇人”

  王下4:8-37

  列王纪下第四章,记载一个平凡的女人:她无皇室血统,无显赫地位,无高深学问。她没有像撒拉、利百加那样的美貌,没有像底波拉、以斯帖那样对以色列民的拯救,甚至她也没有像约基别、哈拿那样各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她极其平凡、少有人注意到她,圣经甚至没有记下她的名字。

  然而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却是一个极为了不起的女人。中文和合本翻译称她为“一个大户的妇人,” 这个字KJV译本翻译为:a great woman, 即一个伟大的女人。

  这个平凡的女人何以又被称为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因为她的伟大隐藏于她的平凡之中。

  服事(王下4:8-10)

  “一日,以利沙走到书念,在那里有一个大户的妇人强留他吃饭。此后,以利沙每从那里经过就进去吃饭。”(王下4:8)

  以利沙是一个经常旅行传道的先知,他常常从一个城走到另一个城,从一个村到走另一个村,到各地去传讲神的话语。从以利沙的家乡到迦密山,书念差不多正好是中间的地方。因着迦密山的特殊意义,以利沙常常到那里去敬拜亲近神。

  以利沙作为神的先知,和他的师傅以利亚一样仰赖神的供养。但神没有像从前差派乌鸦,祂却是使用书念妇人来供养以利沙。所以有一次当以利沙从书念经过,这个书念妇人就强留他吃饭。

  这个妇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乐意接待客旅。她是大户人家的妇人,她的家有条件和能力接待客旅,但她有一颗愿意的心,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个妇人用她的行动实践着新约希伯来书的教导:“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

  第一次是这个妇人强留以利沙吃饭。想必是她热情接待、体贴照顾以利沙,让以利沙有宾至如归的温暖。可见这个书念妇人对先知的招待照顾周到细致,一定是非常的细心又充满爱心。所以从此以后,以利沙也就不再客气,每次从那里经过,就径直进到这个书念妇人家里吃饭。

  这个妇人所接待的,不是天上的天使,乃是人间耶和华的使者,神的先知和仆人。

  “妇人对丈夫说,‘我看出那常从我们这里经过的是圣洁的神人。我们可以为他在墙上盖一间小楼,在其中安放床榻,桌子,椅子,灯台,他来到我们这里,就可以住在其间。’”(王下4:9-10)

  接待客旅也许是这个妇人爱心的本能,然而这个妇人的了不起之处在于,她能够认出以利沙是神人(Man of God),是神的先知,这是需要相当的属灵悟性和洞察力的。显然她自己是一个敬虔爱神的人,在以色列百姓普遍灵性黑暗的时代,更显出这个敬虔妇人的非同一般。

  这个妇人敬虔爱主,乐意服事神,就是服事、接待神的仆人,而且不图回报,这从下文可以看出。这个书念妇人与丈夫商议:在他们的房顶上加盖一间小楼,并在房间里面摆好床铺、桌子、椅子、灯台等,供先知以利沙的生活之用。而且这个房间还要足够大,也应包括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所住的地方。

  这个妇人的丈夫也应该是一个爱神的人,因为要在房顶加盖一间小楼,没有丈夫的同意,单靠一个女人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很少人注意这个书念妇人对神仆人细致入微、不图回报的服事,但神看见,神没有忘记。因为主耶稣自己说,“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10:41-42)

  这个妇人服事先知以利沙,就是服事神。因为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

  满足(王下4:11-17)

  书念妇人出于对神的爱而服事神的仆人,她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

  “一日,以利沙来到那里,就进了那楼躺卧。以利沙吩咐仆人基哈西说,你叫这书念妇人来。他就把妇人叫了来,妇人站在以利沙面前。以利沙吩咐仆人说,你对她说,你既为我们费了许多心思,可以为你作什么呢?你向王或元帅有所求的没有?她回答说,我在我本乡安居无事。”(王下4:11-13)

  顺便说,以色列民作为神的选民,他们虽然常常悖逆神,对先知的责备和警告也总是听不进去,但他们对耶和华神的先知还是敬重的。比如,以利沙虽是一介平民,但因为他的先知身份,因为他从神而来的权柄,以色列王和元帅都要尊重他。

  书念妇人煞费心思地尽力服事神的仆人,先知以利沙就问她说,“可以为你作什么呢?”妇人回答说,“我在本乡安居无事。”

  “安居无事,” 英文译为:”I have a home.”

  书念妇人的意思是说:我有一个家,我已经很满足了。

  满足不是因为拥有足够的东西,乃是因着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感恩使人满足。

  保罗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1-13)

  这个妇人的感恩和知足,正是应了保罗的话,“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6-8)

  保罗吩咐提摩太要告诫那些今世富足的人,“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6:18-19)

  这也正是书念妇人所做的。

  书念妇人对以利沙的细心照顾,让先知很是感激,所以以利沙千方百计想要为她做些什么,以报答她的无私服事。

  于是,“以利沙对仆人说,‘究竟当为她作什么呢?’基哈西说,‘她没有儿子,她丈夫也老了。’以利沙说,‘再叫她来。’于是叫了她来,她就站在门口。”(王下4:14-15)

  “以利沙说,‘明年到这时候,你必抱一个儿子。’她说,‘神人,我主啊,不要那样欺哄婢女。’”(王下4:16)

  这个书念妇人家境殷实,却没有儿子。在以色列文化中,儿女被看做是神的赐福。“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127:3)

  对犹太妇女而言,生育儿子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因为神曾应许以色列将要有一位弥赛亚出生。因此对犹太妇女而言,不会生育就意味着与弥赛亚的母亲无缘。你从他玛想要为犹大留下后代不惜采用极端手段就可想而知。

  书念妇人想必也是盼望生儿育女,做一个敬虔母亲,养育爱神的儿女。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如今她的丈夫已经老了,再做母亲的愿望大概也已经完全消失了。

  书念妇人虽然没有儿子,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依然是一个敬爱耶和华神的女人:她没有抱怨和愁苦,而是继续喜乐而又满足地生活着,热情而有爱心地服事着。

  如今以利沙竟然提起,她明年这个时候要生一个儿子。这个书念妇人何尝不一直期盼着能为丈夫生一个儿子呢?然而她不敢有这样的奢望,生怕这非分的念想终究成为更大的失望。

  她的话语中明显带着一分胆怯:“神人,我主啊,不要那样欺哄婢女。”

  然而,神在亚伯拉罕和撒拉身上的神迹又再发生了,正如神自己的话:“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创18:14)

  “妇人果然怀孕,到了那时候,生了一个儿子,正如以利沙所说的。”(王下4:17)

  这个妇人因着她的敬虔爱主,为自己和家庭带来极大祝福。如同箴言三十一章那个才德妇人:“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31:10-12;30)

  所以,一个敬虔爱主的姐妹是一个家庭的极大祝福!

  平静(王下4:18-26)

  “孩子渐渐长大,一日到他父亲和收割的人那里,他对父亲说,我的头啊,我的头啊。他父亲对仆人说,把他抱到他母亲那里。仆人抱去,交给他母亲。孩子坐在母亲的膝上,到晌午就死了。”(王下4:18-20)

  书念妇人在不可能的情形下得了一个儿子,可想她该是怎样的激动和喜悦呢!如今,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一个独生的儿子,坐在她的膝盖上死去了。

  “神人,我主啊,不要那样欺哄婢女。” 当初的惧怕还是临到她了。换做常人,谁能承受如此的打击呢?

  然而,这个书念妇人的了不起之处恰好在这里显明出来。

  她没有常人的第一反应——哭号,她没有悲伤和抱怨,她也没有试图自己努力去救孩子,她也没有抱起孩子去看医生,她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的丈夫。

  “他母亲抱他上了楼,将他放在神人的床上,关上门出来。”(王下4:21)

  看她所做的一连串动作:把孩子抱上楼,放在神人的床上,关上门,出来!

  她身上拥有一种出人意料的平静和力量。她怎能如此出奇地镇静呢?

  “呼叫她丈夫说,‘你叫一个仆人给我牵一匹驴来,我要快快地去见神人,就回来。’丈夫说,‘今日不是月朔,也不是安息日,你为何要去见他呢?’妇人说,‘平安无事。’”(王下4:22-23)

  我们有理由相信,书念妇人的丈夫也是个敬虔的人,不然不会同意妻子如此细心地招待以利沙,也不大愿意和妻子一起为以利沙建一个小楼居住。但书念妇人丈夫的灵性境界还是比书念妇人差一大截:今日既不是节期,又不是安息日,你为什么要去见神人呢?

  妇人回答说:“平安无事!”

  “平安无事?” 怎么可能?她的儿子刚刚死了,而且就坐在她的膝盖上、死在她自己的怀里。怎么会平安无事呢?

  因为她知道,给他丈夫多说也是无益,这个孩子是从神而来的,如今孩子的情形是任何人也帮不上忙的,只有那位赐生命的主能够拯救他。于是,她对任何人都不说任何话,直接去迦密山找神人以利沙——她甚至清楚知道神人就在迦密山!

  “妇人就往迦密山去见神人。神人远远地看见她,对仆人基哈西说,‘看哪,书念的妇人来了。你跑去迎接她,问她说,你平安吗?你丈夫平安吗?孩子平安吗?’她说,‘平安。’”(王下4:25-26)

  当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问她说,“你平安吗?你丈夫平安吗?孩子平安吗?” 回答说,“平安!”

  这个书念妇人在遭遇儿子死去的打击,竟还有如此出奇的平安和镇静,一种从神而来出人意外的平安!而且还能有条不紊地做这一系列的事情:把孩子放在神人的床上,请丈夫打发一个仆人,牵来一匹驴子,赶了大约20英里的路来到迦密山……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Be still, and know that I am God.”)(诗46:10)

  “休息”英译为“安静”。

  这书念妇人所做的,正应了以赛亚书中神自己的话:“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

  据说英国有一个画作的竞赛,要求参加者画出一幅表达“平安”的图画。

  有两幅画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平静如镜的湖面,一只小鸭安静地伏在上面;第二幅画的是在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的下面,有一棵小树,树枝上有一个鸟巢,一只小鸟安卧在鸟巢里,因为被瀑布的浪花打湿,那根树枝深深的弯下去。

  前者描述的是平静,后者表达的是平安!

  诗歌《我心灵得安宁》(It is Well with My Soul)的作者Haratio Gates Spafford,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他投资的房地产业损失惨重。而就在不久前,他的儿子刚死于猩红热。1873年11月,他安排妻子和四个女儿先期到到欧洲休假,自己因为有一些事务要处理没有与她们同行。11月23日,他的妻子女乘坐的船在途中遭遇船难,四个女儿一同丧生。司百福随即乘船前往英国,途径出事地点时他心中涌起巨大悲伤,但却奇妙地蒙了圣灵极大的安慰。他记下这一刻的平安,后来写下他一生唯一的诗歌《It is Well with My Soul》,直到今日仍广为传唱。

  When peace like a river attended my way,

  When sorrows like sea billows roll,

  Whatever my lot, Thou has taught me to say,

  It is well,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有时享平安,如江河又平稳,

  有时忧伤来似浪滚;

标签:

相关文章

乘车记五年级优秀作文

我拿着钱想了想,这几个钱打车肯定不够,看来只好坐公交车了。我记得有206路、220路、223路公交车可以去斜桥,离我家最近的是...

成语谚语 2025-01-31 阅读0 评论0

打耳洞检讨书

我对我所做感到深深的后悔。若是学生之所做影响到了老师您的声誉,那么学生叩首泣血,我很对不起您的教导,让您失望了! 多少年来,...

成语谚语 2025-01-31 阅读0 评论0

作文《月中老人》欣赏

传说,从前村子里有个老人,他已是将近六十岁的人,身材短小,须发苍白,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乱蓬蓬的头发沾满了浮粉,好...

成语谚语 2025-01-31 阅读0 评论0

我的偶像丁宁初中生作文

第53届苏州世乒赛女子单打的决赛结束,丁宁以4-3的总比分击败刘诗雯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 第一局比赛开始阶段,双方的分数交替...

成语谚语 2025-01-31 阅读0 评论0

白猫和花猫争鱼的儿童睡前故事

白猫咬住鱼头,花猫咬住鱼尾,互不相让,老鼠在角落转头看。 两只猫争得难解难分,乱成一团,只见到两个发怒的猫头。 他们精疲力...

成语谚语 2025-01-31 阅读0 评论0

全新的初中生活作文

跨过小学的门槛,迈入初中的大门,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完成了小升初的第一个蜕变过程,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并在期...

成语谚语 2025-01-31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