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春季3大养肝秘诀

duote123 2024-12-0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内经春季3大养肝秘诀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四时之中,春属木,因为春季万物生发,与木的生长类似。“五脏”之中,肝亦属木,因肝喜调达,与木的特性也类似。

  每到春天,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患者就会较其他季节多。这是因为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容易发生中风。有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春天比较温暖,阳气升发太过,气血运行失常造成的。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湿热疫毒之邪侵犯肝体,肝气“郁滞”,波及营血。如果不注意养肝,就会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血液就会运行不畅,肝硬化也会进展,肝病也会加重。

  1起居“秘笈”:“夜卧早起”

  要睡好:《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在春季应“夜卧早起”。肝是藏血的器官,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时间,可养肝血,若能准时就寝,获得适当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让你每天都精神奕奕、活力百倍;否则肝血无法得到调养,肝火便容易上炎,口干舌燥、头晕、眼睛干涩等不适症状便会产生。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便是在养肝。

  别累着:因肝主筋,司全身筋骨关节之运动,过劳则耗血损气而伤肝,致正虚邪恋,疾病缠绵难愈,适当的休息对肝病患者十分必要。如乙肝患者,在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慢性乙肝患者,则应注意劳逸结合,担任轻微的工作;乙肝恢复期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活动当以无疲乏感为度。

  多运动: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走进大自然,尽情地吸收春的气息,活动肢体,以助肝气生发,吐故纳新,焕发生机。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放风筝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2饮食“秘笈”:减酸增甘宜平补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见肝之病,致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患者调补脾胃非常重要。甘味入脾,适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所以,春季肝病患者宜食高维生素食物和新鲜水果,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但要注意不可过量。需要禁忌的食物包括:辛辣刺激食物、煎炸烧烤食物、粗糙食物、生冷食物、坚硬食物等。此类食品多性热,属阳,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春季养肝的饮食讲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如果一个人有容易发怒、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红肿、耳鸣、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等症状。这是“肝火上炎”引起的。在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食物及饮酒,多吃芹菜、苦瓜、野菜,多喝绿茶、菊花茶、莲子心茶,以清肝火。如果一个人经常有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状,则是“肝阴虚”,应多喝鱼汤、或海参汤,以滋补肝阴。切勿饮酒,忌食辛辣、羊肉等助火之品。而出现面目萎黄、指甲色浅淡、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惊易惊、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状,则是“肝血虚”的症状,在饮食上就要避免过于油腻,以免伤害肠胃之气,应少量多餐。可多进食桂圆、红枣、猪肝、羊肝、排骨汤、菠菜等食物。

  春季肝病患者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也与饮食有关。有些人冬季有进补的习惯,但是进补得过分了,容易助湿生热。有部陈佩斯和父亲陈强演的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父亲陈强服用了人参后浑身燥热,晚上光着膀子在院子里跑。许多补品都是热性的。有些人喜欢进食补品,若服用后人感觉到不舒服,说明你补得不对。膏粱厚味或参芪等滋补之品大多辛温滋腻,用之不当,不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加重肝脏负担,而且能够助湿生热,生风动血,不仅可以加重原有肝病,甚至引起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3情志“秘笈”:“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不会发生了。

  怒伤肝,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肝为刚脏,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怒则伤肝,精神抑郁日久或突然、强烈的暴怒皆可导致肝之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诱发肝病加重。故肝病患者宜节情志,避免过度精神刺激,尤需慎怒。

  工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心情舒畅,情绪饱满,有益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宋代《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这里面,除了小酌半醺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不适宜外,其他都大有裨益。

  拓展阅读:《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诀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2],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3],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4]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发陈:推陈出新的意思。《类经》云:“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

  [2]被发缓形: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缓形体。被,通“披”。

  [3]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指精神、行为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行为活动违逆春阳生发之气。

  [4]养生之道:保养春生之气的规律。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植物萌生,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人们应该入夜睡眠,早些起身,在庭院中缓步而行,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缓形体,使情志宣发舒畅,精神、行为活动应顺应春阳生发之气而不可违逆春阳生发之气,这是顺应春令的气候特点而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原文】

  夏三月,此谓蕃秀[1],天地气交,万物华实[2],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3],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蕃秀:繁茂秀美。王冰曰:“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

  [2]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万物繁茂充实。华,开花。

  [3]使华英成秀:使人的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类经》云:“使志无怒则华英成秀。华英,言神气也。”

  【译文】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万物繁茂充实。人们应该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使人的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意气舒展,这是顺应夏令的气候特点而保养长养之气的方法。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1],天气以急,地气以明[2],早卧早起,与鸡俱兴[3],使志安宁,以缓秋刑[4],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标签:

相关文章

男同学们你们醒一醒作文

你老是说范老师偏心女同学,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不说范老师,我问你。在老师每次宣布考是不及格,脱班上后腿的,不基本上是你们男同学...

语言学习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秋游五年级学生作文500字

11月份,我们正期待着秋游的到来,这时,老师发下来了秋游的通知。班级里沸腾了起来,有的说:“我要带薯片,汉堡……”有的说:“我...

语言学习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褒义词息事宁人的意思

息事宁人是褒义词 【解释】: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

语言学习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关于睡觉的经典语句摘抄

2、即使有各种不开心,知道睡觉是一件谁都抢不走的爱好。 3、人生就像睡觉!醒着困!闭上眼睛又清醒! 4、恋爱,就像睡觉,要...

语言学习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面对枫树九年级写景作文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惦念的是那一树红叶。推开窗,面对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没有昨天的叶,剩下的是虬树挺干。...

语言学习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解读李白送别诗《赠汪伦》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

语言学习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