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贶题潞公东庄》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duote123 2024-11-2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③。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kuàng),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②丕构:大厦。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分)

  2.诗歌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一幅辽阔恬静的田园山水画。(2分)远处嵩山重峦叠嶂,覆盖着皑皑积雪,茫茫的伊水水天相连,浑然一色;近处辽阔平整的土地连接着楼台,低垂的柳枝轻拂水着清泉。(3分;答出一联给2分,答出两联给3分;意思对即可)

  2.比喻(双关)。诗人用大厦需要柱石支撑比喻国家需要栋梁之才来辅佐大业,用人要等待大船帮助才能渡过江河比喻人才需要得到君王的提拔重用才能施展理想抱负。(4分;答出“修辞手法”给2分,“简要分析”2分;如没有答出“修辞手法”,但“简要分析”中可以明确看出“修辞手法”的,也可给4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能重用治国贤才的忧虑(或:委婉地表达了对重获君王重用的渴望)。(2分)

  二:

  1.请简要分析首联和颔联的写景手法。(4分)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①远近结合,由远及近,俯仰结合,远处嵩山、伊浦与近处平皋、别馆、疏柳、清泉相辉映,体现高远阔大之境。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了一幅简远恬静的庄园山水图。(4分,每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如答虚实结合、色彩浓淡相间也可酌情赋分)

  2.①因身处乡野,面对简远恬静的山水,表现出优游闲散之情;②“扶丕构”“济巨川”表现了作者虽身在江湖却心念朝廷,希望为国效力的勃勃雄心;③以萧何自比,为遭排挤而不得不身处乡野而产生失落、无奈之情。(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赏析: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作者从大处落墨,把潞公的居第放在嵩山千重雪、伊浦一片天的壮阔背景中来写,由远及近,描绘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宁静庄园,令人神思超越尘俗。后半篇却笔锋突转,撇开隐居生活的进一步刻画而侃然阐发议论,说国之大厦须柱石支撑,文、富等人正是国之栋梁,作者又以渡河为喻,说明他们经邦济世的宏图必得倚仗君王方能实现。但可悲可叹的现实却是:潞公虽曾像萧何一样为君王的左右手,如今却被投闲置散,只能满足于庄园的宴游之乐,此中对神宗深含讽喻。诗中亦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表达了司马光被迫闲居的幽愤心情。全诗起伏跌宕,用意深远。

相关文章

好玩儿有趣的念诗猜灯谜

一、状形摹态的咏物诗。 “出身黄苍苍,老来白如霜;头顶红色帽,一路叫补缸”(打一动物——鹅 。 写农家爱物有声有色,状形摹...

应用文 2025-01-24 阅读0 评论0

精选保护环境手抄报资料

上呼吸道感染 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

应用文 2025-01-24 阅读0 评论0

安静的近义词是什么

中文发音:安静[ān jìng] 词语解释: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定,平静。 近义词:宁静、寂静、静谧、安谧、安宁、...

应用文 2025-01-24 阅读0 评论0

成语请君入瓮的故事

[释义] 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语出] 《新唐书....

应用文 2025-01-24 阅读0 评论0

咖啡与人生高中作文

可是,有时候人生也是艰险的,不过,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朋友,家人,亲人的关爱。那么再苦在累的人生也会变得有趣,变得热闹…… 一...

应用文 2025-01-24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