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学课件

duote123 2024-10-2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化石吟教学课件

  1.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展示鱼、树叶、始祖鸟、猛犸、恐龙等化石图片)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各自练习诵读。(要求学生注意音节的停顿,语调的变化,体会文章的节奏韵律美。)

  如: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

  4.每小组找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在朗读中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读的出色的进行表扬,给予掌声。)

  5.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学生只要敢说,就多鼓励,让学生大胆发言。)

  6.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②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大意如何概括?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②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③诗歌分为三层:

  (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总

  (3-6) 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

  (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总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四、再读课文,问题探究

  1.集体诵读1-2-7节

  2.思考:

  (1)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使用了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六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连续不断地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诗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首尾圆和。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一人称,感觉亲切。

  五、结束本节课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奇幻的神话”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下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把谜底揭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 阅读3—6节,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奇幻的神话”变成自己的文字。写写“苏醒的化石”到底说了什么话。

相关文章

委托律师代理的合同

经双方协议,订立下列各条,共同遵照履行: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律师为甲方与纠纷案的第审代理人。 二、乙方律师必须认...

学术论文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寒假开展儿童手拉手实践活动策划

融情教育工作,少先队组织和各族少先队员中广泛深入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我们共成长”融情实践活动。 深入学习为宣传贯彻党的十...

学术论文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312活动纪实作文

2点刚过,我们就从学校出发,到新村公园。路上,我感觉到什么都在朝我微笑。到了新村公园。我们就马上分配了任务—擦健身器材。 我...

学术论文 2025-01-28 阅读1 评论0

《三只小熊》童话故事

一天,阿呆出外捕食完回到自己休息的小树下,本想开心的享受劳动后的美餐,却因突然降临的大雨给轰得一干二,自己搭起来的烤炉也因为这...

学术论文 2025-01-28 阅读1 评论0

形容人努力的歇后语收录

八十岁婆婆绣花---老来发愤 三伏天的高粱秆---节节上升 开坛的烧酒---有冲劲 水里的蛤蟆---一鼓作气 长江的波...

学术论文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关于感遇其一张九龄

感遇其一张九龄 作品原文 感遇·其一 兰①叶春葳蕤,桂华②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③,自尔④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

学术论文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