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青春足迹,庆历三年,总角入乡校的启蒙之旅_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duote123 2024-12-1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苏轼的青春足迹,庆历三年,总角入乡校的启蒙之旅_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坛巨匠”。他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而他的成长经历同样令人瞩目。庆历三年,苏轼总角入乡校,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段启蒙之旅为他日后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庆历三年的苏轼

庆历三年(1043年),苏轼年仅13岁。这一年,他随父亲苏洵来到眉州(今四川眉山),开始了乡校的学习生涯。眉州乡校,虽不及都城开封的学府宏大规模,却是苏轼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他开始了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学的热爱。

二、总角入乡校的启蒙

1. 父子同校,共同进步

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庆历三年,他带着苏轼来到眉州乡校。父子同校,共同学习,这种家庭氛围对苏轼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苏轼在《与侄孙辈书》中所言:“吾辈虽不才,然犹能共读书,共作文,以自勉。”父子同校,让苏轼在文学的道路上有了坚定的信念。

2. 乡校生活,奠定基础

眉州乡校的学习生活,让苏轼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在这里,他接触到了丰富的书籍,如《诗经》、《楚辞》、《史记》等,这些书籍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在乡校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探讨文学,交流心得,为苏轼的文学道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3. 修身养性,全面发展

乡校的生活不仅让苏轼在文学上取得了进步,还使他在修身养性方面得到了锻炼。苏轼在《与侄孙辈书》中提到:“吾辈虽不才,然犹能共读书,共作文,以自勉。至于修身养性,则更加注重。”乡校的生活让苏轼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三、庆历三年乡校生活的意义

庆历三年的乡校生活,对苏轼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段经历让他结识了一生的良师益友,如王安石、曾巩等。乡校的生活让苏轼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乡校的修身养性教育,让苏轼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文人。

庆历三年的乡校生活,是苏轼人生中一段宝贵的启蒙之旅。这段旅程不仅让他收获了知识,更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这段经历,成为苏轼日后辉煌成就的基石,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正如苏轼在《与侄孙辈书》中所言:“吾辈虽不才,然犹能共读书,共作文,以自勉。”让我们在苏轼的青春足迹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标签:

相关文章

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作文

第一篇 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旅游、第一次画画、第一次学弹钢琴......可我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遇...

互动社区 2024-12-15 阅读0 评论0

下雪了小学作文350字

我兴奋极了,飞快地跑到雪地里,堆起雪人来。我先捏了一个雪球,然后在地上滚了一圈又一圈,雪球越来越大,雪人的身子就这样滚好了,我...

互动社区 2024-12-15 阅读0 评论0

最伤感的古代爱情诗句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互动社区 2024-12-1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