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落梅庭榭香》鉴赏

duote123 2025-01-2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鉴赏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注释

  ①“日过”句:南朝乐府《西洲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此句化用以表怀人之情。

  ②“几时”二句:花里、花枝之花,都是喻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春日思家之词。叙述上,曲折穿插,错落有致!所抒情感,强烈真挚,而且呈现出起伏跌宕的变化。

  开头两句写春景:梅花初落,庭榭之间余香犹存;芳草已长,池塘岸边一片新绿。这一派园林春景是怎样被主人公关注的呢?说到这里,此词叙述方法上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了。“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这两句看似平易,其实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当深入,相当曲折的。首先说“关情”,情之所钟,倾心关注。为什么关情于春景?对于游子来说,春景引发春恨,春景越鲜明、越绚丽,春恨也随之越浓烈、越深沉。这春恨,就是离别相思之恨,而此词的突出特点就是写出了这春恨由萌生恨到发展的时间进程。“日过阑干曲”,每日每时的行经园中曲阑的时候,主人公都在留心地观察春天的消息,梅花的开落、景色的种种变化,都时随地地收录在了他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主人公是眼看看暮春天这个引人恨事的季节一步一步来到了人间。如今刚刚到早春的时候,梅香未散,芳草乍绿,已经让他 “春恨最关情”了——不待言者,接踵而至的“春老”、“春归",亦即草长莺飞、落红狼藉的景象,又将使我们的主人公更何以堪呢?上片四句,暗中交代了春来春去的时间流程,同时也说明了春恨滋生与蔓延的轨迹,从而把这个“春”字写活了,引人沉思遐想,而且情不自禁地发出“元应叹息”的无限感慨,这种写法,当然是生动、深刻而且是传神的。下片则放言夸张,极力宣泄主人公的春恨。由于种种羁绊,尽管他对春光及其关情,却连看花的闲暇都没有。于是“看得花枝足”就成了他的急切要求。当然,词里所写只是喻指,及至点出“思家”二字。才算把全词的题旨挑明,实际是他要说的。

  作者介绍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标签:

相关文章

夸父追日的历史典故

夸父追日的历史典故 远古时候,在北方大荒中的一座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住着夸父族的人。据说他们是大神后土的子孙,个个都身材...

成语谚语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

新年平安随想五年级优秀作文

过新年,本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可是每到新年的时候,交通事故就会频频发生。仅仅因为疏忽造成了事故,不仅给自己带来损失,更给...

成语谚语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

爸爸陪我说童年作文

爸爸说,他小时候吃的东西都很紧缺,很少有鱼肉吃;而我呢,鱼、肉、虾、蔬菜、水果沙拉等应有尽有。 爸爸说,他小时候穿的是大哥们...

成语谚语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

开展创建节约型团组织八个一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组委会关于开展青年文明号示范行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团员...

成语谚语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

500字作文-走过初三命运的门槛

刚升入初三的我不由得产生了这么多奇怪的想法,那时的我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鸟,在天空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初三,可能会留下...

成语谚语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

过生日的初一优秀作文550字

曾所谓时间一去不倒流,而我却似乎从未意识过!直到昨天,生日二字就给我提了个醒,似乎听到了温馨的耳语:你已经十一周岁了! 早上...

成语谚语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