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duote123 2025-02-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海市蜃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②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③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④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⑤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赞。

  ⑥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⑦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现,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⑧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

  6、第②段的说明对象是()(2分)

  A海市蜃楼的奥秘? 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市蜃楼是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

  B“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旅行者的无奈。

  C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奥秘以及名称的由来。

  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这句话,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B第⑤段中,作者把“空气和光”比作“魔术师”,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C“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这句话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

  D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所以说明文中不能用“大约、大概、上下”等词语,因为这些词语没有数字准确。

  参考答案

  6、B

  7、B

  8、D

相关文章

《爱火花》的歌词欣赏

曲:Telsuro Oda/Kan Chinfa 可不可不叫着要归家 可不可不说话似哭哑巴 忧郁给我好吗 灰色给我好吗 ...

成语谚语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关于我们的班主任作文范文

宋老师是个花样大师。宋老师为了让我们爱上读书真不愧是用心良苦啊!她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来激励我们,比如:发大拇指、读书卡、小苹果...

成语谚语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旧五代史李琪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獉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昭宗时,李溪父子以...

成语谚语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DOVE我爱你高二作文450字

雨滴在落入凡尘一刻,选择了离开海的怀抱;蒲公英在飞入蓝天一瞬间,选择了放弃一片大好河山;在逐渐步入陌生的世界里,我知道,我遗忘...

成语谚语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祝福短信汇编

老师您辛苦了!九月开学了,也应来了教师节!老师你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人,因为有了你,让我的生活出现了乐趣,有了你我的人生出现转折,...

成语谚语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花样年滑溜冰场的创业策划书

“溜冰运动”又称轮滑运动。进行溜冰运动可以达到健身目的:一、锻炼平衡能力,溜冰运动有脑部平衡操之称;二、可以减肥,换不缓步持续...

成语谚语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