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注释

duote123 2025-02-0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注释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注释】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2、啬:爱惜、保养。

  3、早服:早为准备。

  4、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5、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6、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引语】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从文字上看,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这里,把“啬”解释为节俭也可以,因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视“俭”德,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

  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第331页)

相关文章

快乐的改变初一作文650字

在我8岁那年,那是我度过的最美丽的一年。那天吃完年夜饭,我换上了新衣服,和爸爸在家看了一会电视,天色已晚,我和爸爸抬了一箱烟火...

写作技巧 2025-02-09 阅读0 评论0

那一次我最帅四年级作文

大幕徐徐拉开,正前方是评委席,后面是近五百位观众,黑压压的一片。我看见李培心也打了个寒战。开始了,我不禁咽了一口唾沫。 在我...

写作技巧 2025-02-09 阅读0 评论0

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验报告范文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际谈判显示出其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

写作技巧 2025-02-09 阅读1 评论0

独立完成一件事小学生作文精选

新年刚过去不久,我还沉浸在快乐之中,爸爸感觉我的眼睛有点近视了,决定帮我去四五四医院检查一下。 一路上,我牵着爸爸的手来到了...

写作技巧 2025-02-09 阅读0 评论0

架起心灵的彩虹抒情作文

放学后,和静一起回家,过马路时,身旁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我之所以注意到她,是被她自行车兜里的一袋亮珠所吸引,那亮珠色彩斑斓,...

写作技巧 2025-02-0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