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原诗翻译及赏析

duote123 2025-01-2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原诗翻译及赏析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释】

  ①云沙:云海。②山家:山那边

  【翻译】:

  白云飘来,山势迷蒙,景物更佳。白云飘去,山色晴明,美如图画。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我倚着手仗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看见了山那边的风景:野鹿在山草丛中安眠,山猿在野花中玩耍。我爱这变幻迷人的云霞,爱这秀丽的山峰,它的富贵无法估计。我边走边看,那云山对我也充满爱意。

  【赏析】

  这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但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 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

  【阅读训练】: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3分)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3.前四句描绘子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4.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

  5.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6.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3分)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4分)

  3.描绘了一幅云山飘渺变化的优美画面。(3分)最突出的手法是衬托(云山互衬)。(2分)

  4.“眠”写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神态;“戏”写出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2分)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2分)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后生活情趣。(2分)

  5.描绘了一幅云山飘渺变化的优美画面。(2分)最突出的手法是衬托。云山互衬: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3分)

  6.“眠”指睡觉,写出了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情形;“戏”指嬉戏,写出了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2分)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2分)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居后的生活情趣。(2分)

标签:

相关文章

与己书:时光娑婆,岁月含香散文

那是一片沐浴在月光下,朦胧而又清晰的森林;是林中爬满青藤又布满蛛丝的小屋;是屋中虚幻而又实在的秘密。 于会心处颌首一笑,你,...

成语谚语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有些事在心里怎么也抹不掉诗歌

越想忘记 就越忘不掉 胜至更在乎 我对自己说不再去找他去打扰他 我有做到 但是我的心却没有做到 虽然距离只有那么近 ...

成语谚语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一路陪伴一路秋意作文

炎热的气息依依不舍的栖息在窗外,阳光被树叶细细筛下,跌落进了窗台的缝隙。枝桠上的枫叶,橄榄绿还难舍难分的停驻在渲染开来的鲜红里...

成语谚语 2025-01-29 阅读0 评论0

初冬雪花铺满大地作文

晚秋多少有些"枯燥",有这样一场雪来补补水,不光是禾苗,人们的心情都很滋润, 雪对大地很体贴,不象雨水急着溜走,慢慢溶化,让...

成语谚语 2025-01-29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