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全国各地立秋的习俗范文

duote123 2025-01-1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有关全国各地立秋的习俗范文

  有关全国各地立秋的习俗范文

  北京: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杭州: 食秋桃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喝“立秋水”吃“凉宵”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而川东的传统习俗,立秋这一天老百姓要吃“凉宵”,即用优质糯米制作、再进行冰冻的粥。一方面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

  山东:立秋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南通: 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今年晚立秋,小心热死牛

  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民间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如果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今年属于“晚立秋”,又刚好在末伏内,暑热一时难消。所以,怕热的还先别高兴得太早!

  立秋由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标签:

相关文章

往届上海高考零分作文:关于自由

关于自由 有关这片沙漠,我全无了解,大热天的,风里尽是些石子火焰,粗糙拍脸,活生生的疼,我问师傅,这是哪儿,师傅说,这是火焰...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爱的背影作文1500字

在她的班上,有一位叫雨晴的小女孩,她五年级时失去了妈妈,而爸爸是一家公司采购员经常出差工作。因为母亲长期治病家里拖下了沉重的债...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越调】天净沙_书怀二首香精选

香奁名满青楼,羽衣人在黄州,罗帕春寒素手。壮怀依旧,水声淘尽诗愁。 白头多病维摩,青大孤影姮娥,相对良宵几何?玉人留坐,莺花...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摘抄寓言故事大全

德比才重要 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分享绿色《有关大自然的哲理性作文》

那是去年暑假,我随家人回乡下探亲。一下车,泥土的清香、荷花的芬芳便扑鼻而来。啊!天空一碧千里,像一块蓝手帕,浮云就是点缀手帕的...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