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湖心亭看雪赏析

duote123 2024-12-1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课文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赏析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许多以西湖为题材的名篇佳作。如苏轼的“欲把西胡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些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让人对西湖的美景神往之至。

  而我现在要说的也是一篇关乎西湖的张岱的小品美文《湖心亭看雪》。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由于改朝换代,从一个富贵人家一落千丈,变得困顿潦倒,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本文分前后两部分,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西湖人的雅趣。

  第一部分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的景象。文章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其时已是清初,作者故意沿用明的年号,并非误笔,而是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表明作者不忘明朝。“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就妙在一个 “绝”字上。一般文章写景通常是视觉描写,而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雾凇沆砀,天与云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天地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从总体形象入手,连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事雕琢,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文章第二部分写湖心亭巧遇知音,与其同饮的愉悦。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描绘出了三人畅饮的情景,足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兴正浓,不觉天色已晚,待要分别时候才想起姓氏,足见作者张岱是个性情中人,他在意的不是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感情上的想通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这句也隐含些许的惆怅,此去一别,前程万里,后会无期。

  文章结尾写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以舟子的话总结全文,有什么含义呢?首先,我们先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这句话中的“痴”是全文的文眼。舟子所说的“痴”是世人的一般见解,但这个“痴”何尝不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地人的合一,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欲之外的闲情雅趣。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是对“痴”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化解了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是一幅简约的山水画,一首朦胧的梦幻诗。

相关文章

小猴吃蛋糕的童话作文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小熊和它的朋友们的聚会了。这一天小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不爱干净的它,现在又扫地又整理房间的,忙得热火朝...

范文库 2024-12-12 阅读0 评论0

迎圣诞联欢会二年级作文

老师带领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挂上了许多五彩缤纷的气球,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像气球的海洋。 联欢会开始了,同学们在教室里玩踩...

范文库 2024-12-12 阅读0 评论0

感慨时光的周记

时间过得真快,快到我都来不及将它抓住,它就已经从我身边溜走了。 如果我是时间,那我一定要慢慢的在这人间,领略这大千世界的风采...

范文库 2024-12-12 阅读0 评论0

那年我深爱的姑娘原创小说

现在窗外一片漆黑不时闪过的小月台亮着灯,我不知道这里是谁的故乡。车窗外远处的灯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中是那样的明显,我想知道它是在照...

范文库 2024-12-12 阅读0 评论0

英语主持人大赛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为配合外国语学院女生文化节活动的展开,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外语知识学习,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塑造新时代大学生形象,第四届...

范文库 2024-12-12 阅读0 评论0

手机让老师收了检讨书

手机被没收检讨书(一)尊敬的老师: 对不起!郑重的对你说声对不起!我不该,不该上课时间玩手机,更不改在你没收我手机后还和您怄...

范文库 2024-12-12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