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炸酱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duote123 2025-02-2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北京的炸酱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②长大看电视剧《四世同堂》,那里面有几个北京老爷子一起吃炸酱面,吃得踢里吐噜的,我在电视外面都替他们香得不行。各种书里也有不少赞誉,给人的总印象,北京除了烤鸭、涮羊肉等菜肴名震中外,主食方面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堂堂炸酱面。说它是主食,似乎不妥;因为它还配有许多小花样,不就菜也能吃得很好,故应叫主副兼备的吃食。据说,老北京人对炸酱面格外青睐,平时舍不得惊动它,重要时刻才肯拿来派用场。炸酱面在北京众多面条中风头最健,简直可以评为京面。

  ③现在我也有了北京户口,走大街穿小巷,上商店入公厕,都有自豪感。北京的风光养我眼,北京的伙食养我身,我特别感激。但对北京的炸酱面却再也不敢钦佩,确切说,不敢钦佩炸酱面里的那个酱。

  ④面是没的说,手擀的,筋筋道道的,一碰到牙,牙就高兴。菜码也无可挑剔,黄瓜丝,水萝卜丝,其他丝,外加豆芽、豆瓣等,赤橙黄绿,清凉可人。还有老醋,还有辣油,还有白嫩爽滑的蒜瓣,万事俱备,千军待发,只欠那个酱了。那个酱却不争气,黑乎乎的,齁咸齁咸的,酱上泛一层令人难堪的浮油,酱里面藏一些令人更难堪的肥肉丁,亘旦冰凉呆滞,好像搁了一百年,是慈禧手下的小太监炸出来的。

  ⑤如果我只在一家饭馆遇到这种酱,我会要求自己看主流,识大节。问题是不少饭馆都是这种酱,其中一些店铺还理直气壮地挂着“老北京炸酱面”或“正宗北京炸酱面”的大招牌,小伙计特意穿着老式服装,用朴素而精致的青花瓷碗盛酱,用谦卑而骄傲的京腔高喊“来了您呐”“慢用了您呐”——面对这一切,我变得十分困惑,主流观就有些动摇。

  ⑥炸酱面以酱成名,兵熊熊一个,将(酱)熊熊一窝,酱的责任极其重要。历史也悠久,几千年以前,古人还没发明涤棉、味素、塑料盆呢,就已经做得一手好酱了。一千四五百年以前,北魏一个老干部贾思勰,给“齐民”也就是平民百姓,写了一本流芳千古的实用性名著,里边专门有一节讲怎样做肉酱。贾先生特意嘱咐说,要割取刚宰杀的新鲜肉,去掉肥肉,

  剁得细碎一些。如若与肥肉混在一起,会使酱变得油腻(“取良杀新肉,去脂,细锉”“合脂令酱腻”,出自《齐民要术·作酱等法第七十·肉酱法》)

  ⑦我们家乡的现代人在做酱方面更有两下子。前一段,我在锦州、沈阳一些默默无闻的小馆子吃炸酱面,酱都是现吃现炸,热腾腾的,香喷喷的。花样也多,有鸡蛋酱、肉酱等。肉酱里不但有肉(是新鲜的瘦肉丁),还有青辣椒,有时有豆腐干、豆腐泡。酱往往也是东北大酱、甜面酱或豆瓣酱的复合体,多样香,不像北京那些店,仅由当地黄酱独霸一方。

  ⑧我无意以家乡的好处来贬低炸酱面,我只是为它着急,就像为一个不思进取的名家惋惜一样。北京多好啊,名胜古迹比炸酱面里的菜码还多,老北京话的意味比手擀的面条还长,怎么那个酱就那么徒有其名,让人泄气呢?

  ⑨或许这些年,我仍像一个初入皇城的外地人那样,只在北京的表打转转,一直没有发现真正的好酱,而该酱矜持地躲在三进四进的深宅大院、十层二十层的高楼大厦里,与一些熟知其妙的人物悄悄欢乐。

  ⑩或许,被前人无数次夸奖过的那个酱,原本就是我现在所见的模样,只是今人发展太快,口味太刁,已经吃不出多好的滋味了。(《舌尖上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6月)

  15.请根据提示,按照文章写作顺序梳理“我”对北京炸酱面的心理感受,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钦佩]一[ ]一[ ]一[ ]一[释然]

  16.在①②两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北京炸酱面的名气?有什么作用?(4分)

  17.本文语言诙谐、风趣。请根据语境,品味下面句子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那个酱却不争气,黑乎乎的,齁咸齁咸的,酱上泛一层令人难堪的浮油,酱里面藏一些令人更难堪的肥肉丁,亘旦冰凉呆滞,好像搁了一百年,是慈禧手下的小太监炸出来的。

  (2)问题是不少饭馆都是这种酱,其中一些店铺还理直气壮地挂着“老北京炸酱面”或“正宗北京炸酱面”的大招牌,……

  18.本文题目是“北京的炸酱面’’,文章不仅仅是写北京炸酱面存在的问题,读罢全文,你还读出了哪些更深长的意味呢?(2分)

  19.请从生活中选择一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食物,借鉴文中第④段写一段话,要融进你的独特感受。(100字左右)(3分)

  答案:

  15.困惑 着急(惋惜) 泄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解答本题,要先通读全文,按照文意可将文章分层,再概括每层的层意,分析作者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作答。

  16.①历史悠久;②父亲的认可;③电视剧、书中的赞誉;④老北京人的青睐。

  作用: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②欲抑先扬,与下文中作者对现在的北京炸酱面的态度形成对比。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概括。解答本题,要从文章①②段中寻找答案,再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7.(1)作者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色、味等方面对酱进行了一番挖苦,语言诙谐风趣,读来令人捧腹。

  (2)“理直气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北京人对“酱”的自信与夸耀,体现了“酱”在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语言及分析表达效果。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从语言“诙谐、风趣”方面入手进行赏析即可。

  18.示例:一些传统的东西,在葆有自己的独特优点的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开放性阅读。解答本题,要根据文章的主旨进行延伸,解读文章的言外之意。作答时要注意扣合主旨,语言通顺。

  19.示例:周村烧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外形圆而色黄,正面洒满白芝麻,背面酥孔密布,薄如秋叶,形似满月。入口即碎,香满口腹,酥脆异常,久嚼不腻,回味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仿照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多角度描述其特点,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相关文章

描写北国春季的诗句

春,是大自然轮回的使者,她用温柔的双手唤醒沉睡的大地。在我国广袤的北方,春意渐浓,万物复苏。此时,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美丽的画卷,感受...

语言学习 2025-02-23 阅读0 评论0

描写同学感动的诗句

同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相遇之一。他们陪伴我们度过了青春岁月,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在这无数感动中,那些同学间的感动,如春雨润物...

语言学习 2025-02-23 阅读0 评论0

描写多情之人的诗句

我国文人墨客便以诗词歌赋抒发情感,其中不乏描写多情之人的诗句。这些诗句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他...

语言学习 2025-02-23 阅读1 评论0

描写大理美景的诗句

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古城。就有“风花雪月”之称,赞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诗人墨客纷至沓来,...

语言学习 2025-02-23 阅读0 评论0

描写宫廷御膳的诗句

宫廷御膳,作为古代皇室饮食文化的代表,自古以来便备受关注。它不仅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今天,让我们一同...

语言学习 2025-02-23 阅读0 评论0

描写早春到来的诗句

一、序章:春风拂面,春意盎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地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早春,是一年四季中最具...

语言学习 2025-02-23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