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两首张九龄赏析

duote123 2025-01-1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感遇两首张九龄赏析

感遇两首张九龄赏析

  感遇 二首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①,桂华秋皎洁②。

  欣欣此生意③,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⑦,何求美人折⑧。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进士,为右拾遗。开元间拜中书舍人,复迁中书令。后贬荆州长史。他以词臣而为贤相,以正直敢言见称。曾劾安禄山狼子野心,玄宗却说他“误害忠良”;又见忌于李林甫。据《开元天宝遗事》,玄宗欲以李林甫为相,乃召九龄问可否,九龄便直说将来要“祸延宗社”,玄宗因而“不悦”。在罢相之后四年,他就死了。时人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而相李林甫,是政局治乱的分界。后世谈到他的诗文,也必与他的品节并论。

  他的诗劲炼质朴,寄托深远,洗尽六朝铅华,《唐音癸签》评为“首创清淡之派”。对王孟诗派也颇有影响。

  【注释】

  ① 兰,指兰草,即泽兰,属菊科,花白色,与属兰科之兰不同。葳蕤(ruí),枝叶纷披貌。

  ② 华,开花。

  ③ 欣欣句,指草木饱含生机。

  ④ 自尔,犹自此,自然地。意谓春秋二季,因兰桂之花叶纷盛,便生意蓬勃,自成佳节。喻贤人和良时关系的密切。

  ⑤ 林栖者,林中人。

  ⑥ 闻风,闻到香气。坐,因。悦,指由爱赏而采摘。意谓闻风相悦,实出意料,也嫌多事。

  ⑦ 本心,天性。

  ⑧ 草木两句,意谓自己本怀不求虚荣的志趣,希望不要来摧折他的“本心”。美人即上林栖者。

  【说明】

  开元二十五年(737),作者贬荆州长史,《感遇》即作于此时。原诗共十二首,此处选了两首,后人常将它与陈子昂的《感遇》并论。他们的时代相近,行径也相类,诗的寓意立境又上接阮籍的《咏怀》。诗中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的襟怀,但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据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张九龄知道李林甫要中伤他,便写了一首《归燕》诗,末两句云:“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李览后“知其必退,恚怒稍解”。他当时的处境不难想见。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①,自有岁寒心②。

  可以荐嘉客③,奈何阻重深④。

  运命唯所遇⑤,循环不可寻⑥。

  徒言树桃李⑦,此木岂无阴⑧。

  【注释】

  ① 岂伊,岂唯。

  ② 岁寒,《论语·子罕》,记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往往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前首中的草木之心,也即这里岁寒心之意。

  ③ 荐,进献。嘉客,佳宾。

  ④ 奈何句,喻阻力多重,使抱负无从直达。

  ⑤ 运命句,意谓只能按着命运随遇而安。

  ⑥ 循环句,感慨之余,唯有看做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其中道理实没法追究。作者本来位至宰相,也得到玄宗的信任,很想在政治上发挥抱负,后因李林甫谗陷而遭排挤。两句当是隐指这段经历。⑦ 树,种植。《韩诗外传》记赵简子语:“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当是用此典。⑧ 此木句,意谓橘树难道不会成阴。阴,同“荫”。

  【说明】

  橘是嘉木,屈原曾作《橘颂》自喻其志。荆州州治江陵,又是屈原故国楚之郢都。橘产南方,作者也是南人。桃李媚时,丹橘傲冬,诗以此喻邪正自有分别。

相关文章

快乐在我身边初一作文

在公交车上,在大街上,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快乐!快乐,在我身边! 在一辆公交车上,大人,小孩,全都坐着,到站了...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恐龙王国历险记童话作文700字

“呯”,飞船在转了无数个圈后,稳稳地停在了地面上。我穿上钢甲,带上武器,走出了飞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黄沙飞舞,大地龟裂...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搀着外婆走香港作文2500字

外婆从未出过远门。除了去年夏天,连哄带骗将她带到上海,走了一趟世博会,逛了一圈城隍庙外,她哪里也没有去过。对外婆独有钟情的我,...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关于以等待为主题的作文

【篇一:学会等待】 如果不经历黑夜的包围和露水的洗礼,怎能看见认出东方;不感受光的笼罩和炽热的光芒,怎能目视西方的夕阳。——...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

最新司溟的经典佳句摘抄

2、恬不知耻怎么了?这年头要脸的还不是被不要脸的使唤的跟孙子似的。 ----司溟 3、上位者要扶谁一把或者踩谁一脚多么容易,...

互动社区 2025-01-1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