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和题西林壁古诗

duote123 2025-02-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别董大和题西林壁古诗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标签:

相关文章

火红花生长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火红花的生长奇迹,从表象上看似乎一团迷雾,但当你刨根溯源,了解了它的生长过程时,就会豁然开朗。火红花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花之冠”...

互动社区 2025-02-04 阅读0 评论0

其实有钱人很可能很穷作文450字

几天后,孩子回来了。富翁问孩子:你知道什么是贫穷了吗? 孩子说:嗯,很清楚了。 那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家笼子里只有一只小...

互动社区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以我眼中班主任为题的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班主任】 从走进学校到现在,陪我们走过漫漫学程的,除了同学,还有老师。同学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老师就像我们的...

互动社区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教师节的愿望300字小学生作文

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我要让同学们抛开成堆的作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全国各地都有同学们的身影,让他们在游玩中受到启示,在欢笑中受...

互动社区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哥哥真好三年级作文600字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太阳伸了伸懒腰,起来工作了,小花小草个个都在热情地舞蹈。我无聊地呆在家中,哥哥便提议:“承承,我们出...

互动社区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