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四张九龄解释

duote123 2025-01-1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感遇其四张九龄解释

  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代: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译文

  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

  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

  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

  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的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写。诗中以孤鸿自喻,以双翠鸟喻其政敌李林甫、牛仙客,说明一种哲理,同时也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二年后诗人就去世了,这首诗该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诗一开始就将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这已经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是何等的渺小了。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处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突然一折,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何至见到区区城墙外的护城河水,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由于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而且,这一只孤鸿连的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侧见”两字显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象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难道就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嘴,以温 厚的口气,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 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的外露,就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成,使读者不觉其用典,即便不知原本的典,也无妨于对诗句的欣赏。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然而,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渴想猎取它,可是又将从何处去猎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干净,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可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用“冥冥”两字来对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借物喻人,而处处意存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而且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

标签:

相关文章

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警句

读书相关的名言警句1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选集...

学术论文 2025-01-20 阅读0 评论0

水是个魔术师四年级作文

水是个魔术师,他能变成云,在天空中和太阳交朋友,它能变成雾,好像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它能变成露水。它落到湖里,于小鱼做朋友就变成...

学术论文 2025-01-20 阅读0 评论0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

窗外太阳硬硬的直射,白白的光线晃眼。 打着赤膊,斜躺沙滩椅,品着冯唐的文字。有古义,有幽默,有灵气,有侠气。 冯唐名字取自...

学术论文 2025-01-20 阅读0 评论0

爷爷最近比较烦作文精选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我放下笔,迅速冲到客厅,只见表哥两手插在裤袋里,一甩挑染过的银发,潇洒进屋。“哇~表哥你好帅啊!”...

学术论文 2025-01-20 阅读0 评论0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400字作文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覃浩华他总是请我吃东西。因为我刚转到这个个美丽的学校的时候,只有吴俊杰一个朋友,所以我总是以为他并不把我当成...

学术论文 2025-01-20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