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赠汪伦》赏析

duote123 2024-11-2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诗歌《赠汪伦》赏析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 闻:听见。

  5. 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6. 不及:比不上。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译文二】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诗歌《赠汪伦》赏析]相关文章:

标签:

相关文章

哄媳妇的检讨书

篇一:哄媳妇的检讨书 老婆我错了,我忏悔,向你道歉。 我保证: 1. 一生一世疼老婆,爱老婆,宠老婆。 2. 我不会抛...

学术论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文艺并且悲伤的汉语说说

文艺并且悲伤的汉语说说最新 1. 我曾努力的爱着一个人,那是我心里最没好的过程。 2. 如果天堂太拥挤,那我们就一起去地狱...

学术论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关于大学感恩教师节活动策划范文

一、活动主题:岁月如歌,感念师恩 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中去感受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由衷地向老师表示敬意,感谢老师...

学术论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名人传记600字读书笔记

名人传记读书笔记1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小时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个杰出的...

学术论文 2025-01-22 阅读1 评论0

大寒节气的农事和谚语集锦

【大寒节气的农事】 蔬菜农事 ⒈及时移栽,加强管理。在下旬定植中小拱棚甘蓝,番茄,定植前应提前5-7天扣棚升温,选晴天上午...

学术论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

织网取水幼儿益智故事

来沙兔家做客的骆驼听见了,忙说:“您不用急,我有办法,请拿来尼龙线吧!” 沙兔像是没有听明白:“拿什么?尼龙线?” “是啊...

学术论文 2025-01-22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