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名称的由来及相关历史典故

duote123 2024-10-2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和氏璧名称的由来及相关历史典故

  和氏璧的由来:

  和氏璧,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块玉璧,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因此称为和氏璧。历史上的和氏璧更是有着许多经典的故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据传和氏璧本身是纯白色的玉璧,但楚国地区以及可能是和氏璧产地的中国陕西蓝田县均不出产白玉,所以它的颜色和花纹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氏璧加工后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秦、汉、魏、晋、隋、唐的传国玺,最后在中国南宋末年的动乱中下落不明。由于玉器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玉璧本身的价值被民间广泛传颂,成为诸多中国文化中典故、成语的来源。

  历史、传说与典故

  和氏献璧

  和氏璧最早见载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和氏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御用的玉匠声称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于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将该玉献给他,武王命令玉工鉴定这块玉石,鉴定的结果是和氏所贡献的仍是一块石头,结果和氏右脚被砍掉。最后和氏带着玉石回到楚山,在那里他恸哭了三日三夜,新即位的楚国国君楚文王派人询问事情的缘由,和氏说“我并非因被砍去双脚而伤心,而是宝玉被认定为顽石、忠臣却被认为是骗子,这才是我所伤心啊”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才看到了这块玉,于是楚文王将该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战国策》记载和氏璧一直是楚国国宝,楚威王时代和氏璧被赐予攻打魏国有功的昭阳令尹,一次昭阳在设宴招待门客时将和氏璧取出供宾客参观,此时宾客中有人突发起哄,并趁乱偷走了摆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阳的门客指认张仪是盗走和氏璧的人。昭阳在经过拷打讯问后放走张仪,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后曾为此向楚国展开报复,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后和氏璧经人之手,辗转来到赵国。依中国正史《史记》记载前3世纪时期和氏璧被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

  完璧归赵

  与赵惠文王同一时期的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归属赵国王室后,于前283年向赵国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来换取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

  赵国并未立即答应交换和氏璧,赵国政府在商议后派遣蔺相如为代表携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经过2次对秦王的试探后认定秦国是想借其强大的国力为后盾,取得玉璧后拒绝向赵国割让城池。于是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饰,走小路带和氏璧回到赵国。而蔺相如本人则平安回到赵国。

  受命于天

  前228年,秦国吞并赵国,和氏璧最终为秦国所有。前221年,秦灭亡了周朝的六个最大的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朝代。作为秦帝国国威的象征,和氏璧被雕琢成为传国玺,并刻上了秦帝国丞相李斯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宝印和天授皇权的象征。在秦朝之后的数百年间,传国玺成为中国历史上被承认为正统帝国的条件之一,即使改朝换代时也不例外。从秦朝开始,共传了1000多年。

  和氏璧与随侯珠并称,始有成语随珠和璧、随珠荆玉的称号。

相关文章

让我看着你阅读题及答案

王焕伟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电力竞聘的演讲稿范文

你们好! 首先我要感谢组织领导给我创造学习平台与参与竞争的机会!此次企业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聘工作,是本单位人事工作重大...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

许茹芸的另一半歌词

专辑名:爱.旅行.一公里 匹配时间为: 04 分 02 秒 的歌曲 许茹芸 - 另一半 作词:姚若龙 作曲:陈小霞 和...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

时光和树散文

那样宁谧安静的清晨,清爽的微风涌进二楼简陋走廊的窗.不知道那棵高大的白蜡树是否还好? 院子里的树郁郁葱葱,那些白色的花瓣在枝...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

中考写作素材: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我的世界,那片十七岁的绚丽的天空,因为有你,才如此美丽。 打开记忆的天窗,回眸曾经的最美—— 喜欢清...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

迎新年课本剧表演作文650字

12月31日下午,我们小组为了表演时有更好的效果,提前到达会场。我一来到会场,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哇,会场布置的非常美丽,背景...

成语谚语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