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基层网格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基层网格治理项目计划出发,探讨基层网格治理的创新与实践。
一、基层网格治理项目计划概述
1. 项目背景
基层网格治理是指以社区、街道为单位,将居民区划分为若干网格,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基层网格治理项目计划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加强社会动员等方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 项目目标
(1)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2)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构建和谐社区。
(3)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治理队伍,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3. 项目内容
(1)优化网格划分,实现精细化管理。
(2)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3)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4)加强社会动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基层网格治理的创新与实践
1. 优化网格划分,实现精细化管理
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该市在基层网格治理中,将居民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矛盾调解、服务保障等工作。通过优化网格划分,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提高了治理效能。
2. 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在基层网格治理中,网格员是连接政府与居民的重要桥梁。为提升网格员的服务能力,各地纷纷开展网格员培训,提高网格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网格员激励机制,激发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网格治理注重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如通过“互联网+网格”模式,实现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治理效率。各地还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便捷化。
4. 加强社会动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基层网格治理强调社会动员,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该市通过设立“社区议事厅”,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
基层网格治理项目计划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网格划分、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加强社会动员,基层网格治理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基层网格治理将继续深化,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思思,李明. 基层网格治理创新与实践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9(3).
[2] 王俊. 基层网格治理:探索与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18(2).
[3] 赵静,李晓红. 基层网格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