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蜀道难》的主旨

duote123 2025-01-1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说说《蜀道难》的主旨

  对《蜀道难》一诗的主旨,说法颇多。教材参考书说,从最后一段看,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写到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诗鉴赏词典》说“关于本篇,前人又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我以为作品的主旨并非一定要符合作者本来的意图,因为作品一旦产生,它也是不以作者初衷为转移的客观,只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也可以发掘其客观性的主旨。本诗也应如此。根据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以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特点,我认为蜀道难的主旨可以理解为:探险者的礼赞和悲歌;表现着怀才不遇者的愤懑与痛苦。

  诗作首先是用超时空的视觉从历史、地理、传说的角度极写蜀道的高耸险峻;接着则用在蜀道途中跋涉者的所见所闻,极写蜀道的阴森恐怖;最后又用历尽沧桑者的口吻叙述着凭依险峻独霸一方的故事,极言争战蜀道的惨烈悲壮。

  在第一段中,诗作用五丁开山的传说,交代蜀道的来历。这个传说的引用,凸现了五壮士开路探险者的形象,表现了人类勇于开拓自己生存空间的探险精神。第二段第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和最后一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都是反诘句,表达的似乎只是规劝之意。可是换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探险者形象。第三段状写了争战的惨烈,叙述口吻中,我们不难想见一个历尽险峻从失败中走过来的探险者,“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情状。

  从诗作的实际情况看,第一段饱和了诗作主人公对探险者的礼赞,而在最后一段固然也很明显的表露其探险失败的伤痛。而第二段中诗作主人公的前后两个反诘句,既表现了对探险者的不解甚至规劝,也表达出对探险的赞叹。这种矛盾,我们可以从诗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上找到解释。诗人一生两度进京为官,两度探险漫游;他的思想既受儒家影响,怀有济天下黎民的政治抱负;更受道家浸染,崇尚个性解放,不满世俗束缚。此外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所谓“以武犯禁,不爱其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但这种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始终在追求。在这过程中,理想、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就自然会在诗歌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开山的五丁作为探险者形象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而那个知难而进的“来者”之“君”更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整首诗就是一曲对探险者(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的礼赞和悲歌。

相关文章

经济学专业认知的实习报告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西游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

语言学习 2025-01-19 阅读0 评论0

迷你小台灯六年级作文

我们全家围坐在客厅里,都在为我的科技作品出谋划策。爷爷说做一个风扇吧!刚说出来就被否定了,理由:1、没有新意。2、如果做大的话...

语言学习 2025-01-19 阅读0 评论0

关于工厂发展的建议计划书

1.例会 1.1 每日早会:单面及整版负责人根据生产计划专员制定的生产通知单安排员工当天的工作内容提出生产目标,总结前一天的...

语言学习 2025-01-19 阅读0 评论0

好家风家训作文四篇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它就像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润,影响着人们。没有家就没有...

语言学习 2025-01-19 阅读0 评论0

什么样才叫排比句

格式 分类 排比可分为句内排比(词与词的排比 ,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 例如 例句 1.心灵 心灵是一方广阔...

语言学习 2025-01-19 阅读0 评论0

医院工作者的辞职报告

为了顺应医院推行的改革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经慎重考虑,我决定结束我在xx医院的工作。 在xx医院工作已经大半年多了,在医院总...

语言学习 2025-01-1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