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水口行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duote123 2025-01-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朱熹《水口行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

  水口:地名,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 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扁舟:小船。

  蓑:蓑衣。

  相关试题及答案

  ⑴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2分)

  ⑵简析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6分)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舟行江上时的哪些情感?(4分)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参考答案:

  (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分。答案中含三个要点,错一个点,扣1分。)

  (2)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各自分析。(4分。每一点各2分)

  ②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思对即可)

  3.这首诗生动而有层次地写出了诗人舟行江上复杂情感:“夜如何”写出了诗人的担忧之心,“试卷”刻画了诗人既抱有希望而又有些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欣喜。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手法;风雨夜行孤舟危机重重,但风雨后仍是青山绿树,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面对现实,坚定信念。

  二:

  ⑴ 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5分)

  ⑵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1分)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诗人无限欣喜之情。(正确写出变化层次3分,每个层次1分;简要分析2分)

  (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角景生情)或对比。(答对一种即给分)

  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要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三

  1.本诗写乘舟江中时的所见所思,所表达的情感富有层次。请你简析。(6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朱熹的诗往往富有理趣,那么本诗与其《观书有感》(其一)所蕴含的道理有何不同。(5分)

  参考答案

  1. “雨一蓑”表现出洒脱与对山水的迷恋,“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答对一点给2分,6分)

  2.手法:①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不给分),由景及理;借助自然界景观的描述,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② 对比(写“对照”、“呼应”不给分),昨夜夜黑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之景与今朝两岸青山绿树、充满生机形成对比。(答对一种手法给1分,共2分)

  本诗哲理示例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哲理示例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观书有感》(其一)哲理示例: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答对不同点给2分,有分析给1分,共3分)

  诗意: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

  作者: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延平。绍兴进士。

  赏析:

  此诗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如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

  《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齐猩萌ǎ斥“道学”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韩齐械秤鸷拧⑸蚣套嫖芨嬷祆“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的庆元三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 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因而在诗中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影子。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昨夜雨下得大,睡在床上只听得风吹浪打的声音,不知江上景色到底如何。在江上颠簸了一夜的诗人非常关心天气情况。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的卷起帘篷察看,结果欣喜的发现:青山依旧,绿树依旧,那看似颇有气势的风雨又能如何呢?

  朱熹的这首诗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韧劲与之较量,就一定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人生也定会因此焕发绚丽的光彩。

标签:

相关文章

VR直播,未来商业蓝海,创新营销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众多应用场景中,VR直播无疑成为了当...

写作技巧 2025-01-05 阅读0 评论0

U盘创业计划书,数字时代的新风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存储与传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U盘作为一款便携...

写作技巧 2025-01-05 阅读0 评论0

个性化账号打造,介绍个人品牌新境界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账号已成为展示自我、拓展人脉、传播理念的重要平台。一个独具特色的个人账号,不仅能彰显个人魅力,还能助力个人品牌的...

写作技巧 2025-01-05 阅读0 评论0

书柜中的日记计划书,记录成长的足迹

在书柜的角落,静静地躺着一本日记计划书。它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面纱,探寻那...

写作技巧 2025-01-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