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duote123 2024-12-0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念奴娇·中秋》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注:此词为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所作。“水晶”二句,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1、(1)请简要分析“冷浸一天秋碧”的精妙之处。(4分)

  (2)“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诗句:“ ,”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分)

  2、面对“天上宫阙”“玉宇琼楼”,与苏轼的另一首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本词中词人流露的情感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答案

  1.(1)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整个天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扣住相关词句的合理分析,即可酌情给分)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东坡对美丽的月宫是向往的,又有所顾虑;本词中东坡对美丽的月宫则只有向往之情。(2分)在本词中,不仅月宫是美丽的,月宫中的生活更是自在惬意的,人在清凉之地,可“乘鸾来去”,可下望“烟树历历”,这样的生活让词人向往;词人想直接乘风而去,并想象要在那月宫将横笛吹得响震天宇,更将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热烈的不可抑制的向往之情,正是词人对现实中自由美好生活渴盼的流露。(3分)

  简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当时作者仍在被贬谪之中。

  这首词作于七年后同一时刻的同题之作,是一篇内容奇幻、情感深沉的不朽经典,融合前代的神话传说,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登高望远时幻想中月宫美妙的景象和抒发徘徊月下时乘长风翻然归去的愿望,充分表现出对精神解脱与身心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标签:

相关文章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摘抄

1、查理芒格说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工作做好。 2、关于投资,人的一生只需要几次重要且正确的决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资...

互动社区 2025-01-04 阅读0 评论0

天工计划,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天工计划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工程,旨在通过汇聚全球科...

互动社区 2025-01-04 阅读0 评论0

肉孜节常见的习俗范文

肉孜节常见的习俗范文(一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是突厥语系穆斯林称肉孜节(开斋节 (波斯语,意为斋戒 。“肉孜节”是信仰伊...

互动社区 2025-01-04 阅读0 评论0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案例分析,引导...

互动社区 2025-01-04 阅读0 评论0

考试诸多滋味作文范文

酸——每当考试成绩出来时,看到邻桌及班中状元的高分,自叹弗如,心里像吃了个酸杏,食之太酸,弃之可惜,胃口都要倒几天。可是酸过之...

互动社区 2025-01-04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