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植树节手抄报内容1:
植树节,我们应该去保护高大挺秀的树,保护娇小可爱的花草,总之,就是不能让植物受到伤害,不能让珍稀植物受到灭种的威胁,让我们一起在这天植树吧!
这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地里植树,可是今年植树却比去年植树要有趣得多,夸张一点儿形容就是“爆笑连连”,有趣极了!
来到地里,我发现几乎每一家都在植树,热闹极了!来到地头,父亲看到了张瑶的父亲高兴的说:“嗨,连坡!你也来植树啊!”“恩!你来‘植树’?”张瑶父亲疑惑不解的问。“对呀!怎么了?”父亲也疑惑不解的问。说完,张瑶父亲指了指树苗,父亲自言自语的说:“铲子、水,咦,树苗呢?哦,没带!”我和母亲正好走过来,听到父亲这番话,都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你先去拿树苗吧!我们先挖坑。”母亲止住笑认真的对父亲说。“OK!”父亲说
首先,我拿起铲子,刚要挖,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拍我,“咦,谁呀?”我转过头边看边说。我又转回头,却发现铲子不见了!我把桶一扔,水洒了出来,我看了看,气急败坏的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定要把铲子追回来!”说完,我追了过去,气喘吁吁的说:“小偷,别跑!还我铲子! “用用,用用!”小偷说。我想:咦?这声音好熟悉!是谁呢?我刚要追上去看个究竟,却发现小偷不见了!我垂头丧气的回到植树地,却发现铲子回来了!母亲亲切的对我说:“刚才你们班的一个同学说用了用铲子,又还了回来。”看着被我弄洒的水,只好再去接。接完水,父亲也回来了,我开始挖坑,挖完坑的我早已汗流浃背,但是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挖的坑,高兴极了,说到:“挖坑真累啊!但是好好玩儿!”终于,第一棵小树栽完了,第二棵小树也栽完了……
我看着我们一家种的五棵小树,高喊道:“小树呀,小树,你要快快长大,长成苍天大树,美化土地,清洁空气!”
听完这番话,众人欣慰的笑了……
大家一起植树吧!因为植绿护绿,从我做起!
3月12植树节手抄报内容2:
1915年7月31日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