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鲜活的积累、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深入的思考作前提,习作指导永远只能打外围战! 生活是习作的唯一源泉。而游戏是生活大世界的缩影,它给学生带来的,恰恰是鲜活的积累、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深入的思考。游戏的体验与学生积累的丰厚程度又直接制约着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流畅性。像“跳长绳”、“运动会”、“鸡蛋浮起来了”等活动和科学小实验,学生积极参与,仔细观察,体验丰富,表达洋洋洒洒。因此,教师精心组织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可以获得深刻的亲历体验;通过扮演角色,可以获得相应的角色体验;通过角色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换位体验;可以多次重玩,获得丰富的二度体验……教师在选材指导也不必再多费口舌,因为学生可以信手拈来;立意指导无须再画蛇添足,因为学生已经有所感悟;表达指导无须再喋喋不休,因为学生早已跃跃欲试!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调控好游戏的进程,在游戏过程中适时故弄玄虚、“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表扬激励、巧拨妙引,让气氛更加神秘,让呼吸更加急促,让对峙更加持久,让人人充满自信,让游戏扣人心弦。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解放了学生的“眼耳鼻舌手”,学生的体验又怎会不深刻呢?学生的表达激情又怎会没有呢?
真正快乐的习作体验,只有一种可能,即:学生情不自禁地用文字表情达意,而完全忘却自己是在习作。游戏,可以让习作体验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让学生的表达深刻流畅起来,学生不再害怕,反而开始期待游戏趣味的习作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