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新译及感悟

duote123 2025-01-0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言文《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新译及感悟

自古以来,文言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学体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今天,我们将以《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一篇文言文为例,进行新译与感悟。

原文如下: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夫子哂之。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夫子哂之。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新译如下:

孔子与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一同坐下。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不要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拘束。平时你们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将怎么做呢?”子路毫不迟疑地回答道:“在千乘之国,面临大国的夹击,加上军队的侵扰,饥荒随之而来。我若治理这个国家,三年之内,可以让人们勇敢起来,并且明白自己的职责。”孔子微笑着看着他。

“冉有,你觉得怎么样?”孔子问。冉有回答说:“在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我若治理,三年之内,可以让民众富足。至于礼乐,则要等待有德行的君子。”孔子微笑着看着他。

“公西华,你觉得怎么样?”孔子又问。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胜任,但愿意学习。在宗庙的事务,或者在会盟、祭祀的时候,我愿意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孔子微笑着看着他。

“曾皙,你觉得怎么样?”孔子最后问。曾皙放下手中的瑟,站起来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志向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是各自表达自己的志向啊。”曾皙说:“在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准备好,带上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去沂河边沐浴,在舞零处吹风,吟唱着回家。”孔子感慨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

感悟: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志向与才华。从子路的大志,到冉有的中庸,再到公西华的谦逊,最后是曾皙的恬淡,四人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方式独具匠心。他不仅关注弟子的学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使弟子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篇文章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在那个时代,人们崇尚仁义礼智信,追求道德修养。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在培养他们的学识的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正如曾皙所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这是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新译与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汲取其中的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标签:

相关文章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作文200字

在前年的暑假,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回姥姥家。那天很热,车上的人很多,热得我们满头大汗。过了几站有一位腿脚不好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了车...

成语谚语 2025-01-09 阅读0 评论0

我的“虫”爸爸优秀作文

造字“虫” 虫虫指数: 以前我有许多字不认识,经过他的造字后,我都认识了,比如说“照”,一开始我怎么也记不住,后来爸爸说:...

成语谚语 2025-01-09 阅读0 评论0

多情的月光歌词查看

歌词: 引子:十五的月亮悄悄跃枝上 百花儿歌唱偷偷齐绽放啊齐绽放 十五的月亮升起在天上 照有情的人相望的目光 飞去的...

成语谚语 2025-01-09 阅读0 评论0

差不多先生传初二作文

…… “孩子,妈妈今天多赚了三分钱,给,去买个糖吃吧!”差不多今年七岁了,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他蹦蹦跳跳买了糖往回走。刚剥开糖...

成语谚语 2025-01-0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