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夜舂》阅读答案及赏析

duote123 2024-12-0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田舍夜舂》阅读答案及赏析

  (明)高启

  新妇舂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注释:

  [1]夜舂:夜间舂粮。

  [2]新妇:长辈对晚辈媳妇的称呼。亦可以是晚辈对长辈称其妻或妇人自称。

  [3]每嘱:一再嘱咐。

  [4]行人:出门远行的人。指新妇的丈夫。早炊:早饭。

  1、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此画面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现实?(6分)

  2、有人说此诗是对古代劳动妇女的一曲赞歌,你同意吗?简述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用最朴素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田舍夜舂的生活图画:(2分)一位村妇寒夜雨声中舂米,年幼的孩子在卧具里不断啼哭要妈妈,于是这少妇就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哄劝幼小的孩子。(2分)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辛勤劳动的写照;夜深尚不得睡觉,为行人准备早炊,孩子无人看管,还得边劳动边哄孩子,同时也反映出底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2分)

  2、同意。(1分)诗中少妇在此兼有为母与当家者的双重身份。这两个方面她都出乎本性地尽心尽责。对于孩子是慈爱的母亲。孩子哭,她心疼,忘记了深夜的疲劳,风雨的寒意,慈母心肠体现在温柔甜蜜的口吻上;同时又称得上是一个能干的当家人,“行人”要一清早就出门上路,或作工,或远游,需要早炊,少妇想要尽心尽力为他们作点贡献。“明日行人要早炊”,也没有一点怨苦,反而甘之若饴。(2分)综上所述,这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辛勤劳动的写照,是古代劳动女性的一曲赞歌,从中能体会到深厚的人情味。(2分)

  不同意。(1分)从妇女夜深还在辛苦的劳动看出,古代劳动妇女的辛酸和痛苦。天寒地冻,茅屋苦雨,行人要早炊,不得已而为之作准备,孩子在一旁哭泣而无人照顾,可以看出其家庭生活的艰难。(2分)由此反映出底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2分)

  作者

  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避乱隐居吴淞江边之青丘,埋头读书、作诗,混迹于农夫、渔樵之间,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

  赏析:

  作者高启,这首诗写田家新妇连夜舂米,为行人准备早炊的情景,把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描绘得逼真传神,可爱可敬。家无储粮,也见出农家的贫寒。诗中寒夜、茅屋、夜雨、儿啼、夜舂等既写出新妇的辛劳,也渲染了行人离去时的气氛。从诗中的描写可以见出作者对农村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工人先锋号申报材料

【关于工人先锋号申报材料1】 宁波市档案局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

写作技巧 2025-01-15 阅读0 评论0

以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为题的作文

奶奶每天都给我梳头,讲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奶奶每天去给别人刷碗,编筐,洗衣服。这未必的收入就是我们的生活费,所以,奶奶时...

写作技巧 2025-01-15 阅读0 评论0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李 敏 姓 名: 学 号: 实验一 数字基带信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

写作技巧 2025-01-15 阅读0 评论0

体验劳动优秀作文3篇

“缝沙包”这个词汇可不是我的专有名词。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劳动基地,第一次拿起针线,开始缝沙包。 我先纫线,这可是个...

写作技巧 2025-01-15 阅读1 评论0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哪些误区

一、语文教学中多媒休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 1、以人为本的制作原则: 课件制作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学双方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和...

写作技巧 2025-01-15 阅读0 评论0

小老鼠和大老虎幼儿故事

我身后那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大老虎。 我们俩是好朋友。 可是,怎么说呢,我们之间还是有点小问题…… 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

写作技巧 2025-01-1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