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大隐隐于“乐”

duote123 2024-11-2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作文题目】

辽宁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大隐隐于“乐”

  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主题,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范文:大隐隐于“乐”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d1.sina.com.cn/201705/24/1455173.jpg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乐”。

标签:

相关文章

流淌在心尖的母爱作文

那一天,母亲看着我欢蹦乱跳的进了校门。进校门的时候还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万里无云。可到了中午就稍微有点阴,好像太阳害羞了把乌...

语言学习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学校的请假条范文

学校的请假条范文【1】尊敬的老师: 我是_____ 级__________ 班学生_______________学号 __...

语言学习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机动车资产评估报告

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各项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还遵循供求原则、合法原则、替代原则、评估时点原则,现在就汽车...

语言学习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让爸爸妈妈放心作文

我的平安,我的安全,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爸爸、妈妈的心,为了我安全,他们凭添了许多忧愁。 只要到过自贡的人都知道,我的家乡是一个...

语言学习 2025-01-27 阅读0 评论0

二年级作文芭比娃娃历险记

“太好了!是个女孩!我们给女儿起什么名字呢?”国王问。“爱丽莎,好吗?”王后说。“好好!国王说,这个名字太好了!” 爱丽莎公...

语言学习 2025-01-2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