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弓矢》原文及答案

duote123 2025-02-1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唐太宗论弓矢》原文及答案

  原文

  上①谓②太子少师③萧瑀曰:“朕④少好⑤弓矢⑥,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⑦,乃曰‘皆⑧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⑨,则脉理皆邪⑩,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15)悟向⑾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⑿,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⒀,数延见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阅读练习

  【注释】:①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②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③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o),屡次。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5.联少好弓矢( )( )

  二,翻译

  1.自谓无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

  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

  参考答案

  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 箭

  二、

  1.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

  三、

  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7.解释加点的词(2分)

  1.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2.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8.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9.翻译(2分)

  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0.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一位君主?(2分)

  11.唐太宗“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于是得来了“贞观盛世”,联系我们所学课文,请再举出这样一个例子。

  参考答案:

  7 ⑴从前 原来 ⑵ 事物

  8D

  9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

  10 唐太宗是一位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的贤明君主。(意思对即可)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使国家强盛起来。

  注释

  ①上:皇上,这里指李世民。

  ②谓:对...说,告诉。

  ③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老师。

  ④朕:皇上的自称,我。

  ⑤好:爱好。

  ⑥矢:箭。

  ⑦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弓工:造弓的工匠。

  ⑧皆:全、都。

  ⑨直:笔直

  ⑩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邪:不正。

  ⑾向:从前的。

  ⑿务:事务。

  ⒀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⒁ 数延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数(shuò),屡次。延,邀请。

  15.始:才。

  16、直:竖直。

  译文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璃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靠着弓骑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赏析

  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

  他以民为主,聪明,虚心受教,他不高高在上,关心民间疾苦,关心人民,善于治理国家,并且明智,能辨别是非,尽职尽责,善于自省,善于纳谏,非常开明,是一个能为百姓着想的君主,举一反三。是一个在生活中能够学习道理并且实践的人。

  唐太宗的为政

  唐太宗认为民是治国之本。他说:“欲为君者,能以德和民。”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本文所揭示的他的英明主要表现在:

  1、善于自省

  2、善于纳谏

  3、关心百姓疾苦

相关文章

会起舞的枫叶作文

【篇一:秋天的枫叶】 夏天悄悄地走了,秋姑娘便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 我顺着秋风,轻轻地跟着跟着,眼前突然闪现一片旭日似...

词汇库 2025-02-13 阅读0 评论0

凡卡续写450字3篇

凡卡续写450字 老板席卷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屋子里,瑟瑟发抖的他连忙拿了一件大衣披在身上,并自言自语道:“这鬼天气真烦人。”他...

词汇库 2025-02-13 阅读0 评论0

察见渊鱼古代寓言故事

田成子和他登上高台向四周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物尽收眼底,但是向南一张望,只是看到一片树枝、树叶。 原来隰斯弥就住在田成子...

词汇库 2025-02-13 阅读0 评论0

一墨绘流年高二作文

他以一墨傲然绘出如鸢流年。 纵然出仕为官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纵然宫商之音胜过天籁,纵然舞曳之姿翩若惊鸿,但他自始而终不曾动摇...

词汇库 2025-02-13 阅读0 评论0

我们班那些人作文550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几分冲动和叛逆自然是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少年缺少不了的。临近考试,副课自然也就被主课们渐渐地所替代了,早读...

词汇库 2025-02-13 阅读0 评论0

对着干小学四年级作文

游戏开始了,丁老师说:“举起你的左手。”同学们齐刷刷的举起了右手。丁老师说:“请同学们坐好。”同学们一动不动的站着。老师又说:...

词汇库 2025-02-1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