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提出肾的问题,如果普通学医的读了这一篇,就想到心、肝、脾、肺、肾,那完全没有对。譬如说中国有些药说补肾,其实补肾就是补脑,肾跟脑连在一起。读医学要特别注意!如果认为只是补肾,那是个大笑话。现在很明显啦,一个人肾坏了,洗肾或者换一个肾也可以。像香港一位朋友,是女的,名字一下记不起来了。女儿肾有毛病,她把自己的一个肾给女儿。我说你真伟大!假使我儿子缺一个肾,叫我给他,我说我还做不到。
所以读到这个“肾”,如果认为是腰子问题,那样读中国医学的书,尤其读《黄帝内经》,那真是,我用上海话讲:“提弗要提啦!”没有用,影子都没有,书完全读错啦。所以刚才我提出来,中国药补肾的,也就是补脑的。
内经讲肾气,这部分要重要,叫荷尔蒙,中国翻译叫内分泌。内分泌很多种,脑下垂体的内分泌、淋巴腺的内分泌,肚子上面还有青春腺的内分泌,再下来,肾上腺的内分泌,一直到男女生殖器官这个路线。西医讲内分泌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系统。这个内分泌的东西,在中医书上,就与三焦有关。我的话只给你们做个贡献的啊!我又不是医生,你听错害了人,我可不负责任。
三焦对于人非常重要,是气和水升降运行的通道。生命最重要的来源,第一个是肾。不是腰子,可是也是腰子,包括生命来源的最初的重要位置。后来的《难经》,又把它分为左为肾,右为命门。所以我们中医把脉,左手是心、肝、肾,右手是肺、脾、命门等,究竟怎样来的,都值得研究了。
黄帝问到生命的来源,人可以长生不老,起码活一百岁,为什么会衰老?为什么死亡?第一个问题,在这一篇做了答复。文章很简单,所以我们不做深入的研究,马虎的过去。据我所接触到年轻的大夫,医生古代称大夫,大夫是皇帝前面的医官。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医生,不管中医、西医,都尊称大夫。现在人都叫医生、医师。换一句话说,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这个职业的称呼,就不那么恭敬了。还有一些在外面不挂起牌的医生,背个包包,到处卖药,我们叫他走方郎中。郎中也是官名,比大夫次一点的职位,也是尊称。这是顺便介绍一些医学有关的知识。
拓展阅读:【内经笔记】真的有上古大神吗
上回岐伯说完合道的人能老而有子,黄帝就说了一段惊世骇俗的话。讲的什么呢,说“合道”的人,到底能“合”到什么程度。
黄帝就说,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真人,玩转天地,就像手中的玩偶,把握阴阳,如同手中转珠子,呼吸的是天地的精气,遗世独立,守神若一,寿命比天地还长。
真人,听起来像是造物主。寿命比天地还长,意味着我们这个小宇宙消亡了人家还不老不死。像是更高维度的生灵,玩转我们这个小宇宙。
中古的时候,有至人,善于根据阴阳四时来调和身心,过着远离世俗尘杂的生活,想去哪就去哪,视力听力都远超常人。但是寿命却有终时。
至人,像是有神通的高人,比如常见于佛经的神足通、天眼通等等。神通高人,也是有生有死,逃不掉。
其次有圣人,顺应天地运转的规律,根据八风之理来断事,世俗之间的食色等都适度,并不离群索居,没有嗔怒怨恨的心,需要自己做的事就去劳作完成,恬淡自得。
圣人,属于大隐隐于市的人,混迹于市井,不失本心,看似凡夫而不凡。圣人就算形体不蔽,但是精神不散,也可以轻松活到百岁。
再次之就是贤人,根据日月星辰运转的规律,利用阴阳变迁和四季变化的道理养生,也可以延年益寿,但是这个益寿却有极限。这个像是属于方士术士一类。
说到这里,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戛然而止。留下后世三千年关于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思考、讨论和猜测。
黄帝为什么要说这段惊世骇俗的话呢?
古人写书不像今天那么容易,尤其是三千年前,说一字千金一点都不为过。著书立说是为了流传后世,德芳千古。如果只是讲个传说,用得着费这么多笔墨吗?
纵观内经,它不仅仅是一本养生治病的书,跟多的是讲人体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的运行规律。讲这么多规律,是为了后世子孙能依照规律来做事,一步步更加合道。
这样看来,这个真至圣贤的传说其实是给一个阶梯。给众人一个修行次第的参照。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生存,使自己身心进化,合乎自然之道,疾苦自然远离身心。修行是为了进化,内经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类进化而设。为了更高的体质和智慧,体质是修行进化的工具。
那么,上古大神呢?内经里似乎没有提到过神仙的话题。就算是真至圣贤,也是“人”。而神只出现在“精神”“神气”等词汇中。神在人的心里,所谓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