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加强预算管理计划,探讨其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
一、加强预算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1.内涵
加强预算管理,即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具体包括: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机制,优化预算分配结构,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2.意义
(1)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防范财政风险。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财政风险,保障国家财政安全。
(4)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预算管理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预算管理的实施路径
1.完善预算编制制度
(1)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建立预算编制、审核、审批、执行、监督等环节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2)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单位、具体用途,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
2.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预算资金按计划使用。
(2)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对预算执行情况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1)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推动财政资金向效益高的领域倾斜。
(2)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闭环管理。
4.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队伍建设
(1)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2)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强化纪律约束,确保预算管理队伍廉洁高效。
加强预算管理,是新时代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强预算管理计划,不断深化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