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字书的阅读答案

duote123 2025-02-0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读无字书的阅读答案

  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惟有王夫之见解独特: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亦未尝非读书之故也。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中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他沉重地指出其症结所在: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

  如何善读?王夫之作了回答: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

  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周恩来联语所云,从无字句处读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毛泽东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周恩来的联语与之暗合。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张潮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事实上,生活上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

  我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来。碑何以无字?古往今来蠡测纷纭,无非围绕一个功字立论。一说功大得写不下,二说无功可写,三说不知该如何写,四说留待后人去写。我以为第二种似可排除,武则天分明有功,这是事实,她自己也断不会如此谦谦君子风!第三种低估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们的文学才能,又把武氏想象得太迂,难道她迷惘于功首罪魁对半开?如斯大林式过和功三七开?或不如斯大林式的二八开?抑或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主流支流的定性说?第四种似觉有理,却令人疑惑是现代人将高境界作慷慨赠与。看来第一种仿佛差近,但也难定论,说不准哪天出土文物揭开了秘密,那无字碑仅仅由于时间促迫不及镌刻!

  哎呀,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除非不读。

  题目:

  1.无字书指的是什么?

  2.文中讲梁元帝耽书亡国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3.作者认为读无字书有哪几种模式?

  4.(1)文中举武则天的无字碑用意何在?

  (2)第二段与第三、四段是什么关系?

  5.文中周恩来的联语与之暗合一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6.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

  1.(1)微言大义(2)社会生活

  2.借以提出善读的问题。

  3.(1)须从字句外去阅读 (2)从无字句处读书

  4.(1)读懂天下无字书并非易事

  (2)总分关系

  5.毛泽东强调实践出真知。

  6.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自然更难,因而要善读,一要从字句外去解读,二要从无字句处读书。

标签:

相关文章

美丽的冬季为题目的作文

在这个冬季,我好不容易终于盼到了一天的小雪。这一天的小雪意义非凡,这是这整个冬天的第一场小雪。同样也是一冬天的最后一场小雪。 ...

应用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暖烘烘近义词和反义词解释

【反义词】:冷丝丝 冷飕飕 冷冰冰 【解释】: 和和: hé/hè/huó/hu/hú hé/hè/huó/hu/hú...

应用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关于微信中的陌生人作文

【篇一:微信中的陌生人】 擦肩而过的人很多,陌生人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他是繁星中给予我深刻记忆的人。——题记 食指轻点“注...

应用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钓秋优秀作文欣赏

受朋友之邀,星期天与几位钓友一同到灵乡罗桥林场的鱼塘垂钓。 早先还没听说灵乡也有鱼塘,且可以垂钓的。 汽车将我们载着一路上...

应用文 2025-02-03 阅读1 评论0

小学五年级经典歇后语大全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

应用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

《家乡的秋天》作文欣赏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走走的好时节。其实,不用远足他乡,逛逛附近的公园,看看自己的校园,或是驻足欣赏一下小区的秋色,你一定会发现:...

应用文 2025-02-0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