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duote123 2024-12-3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早梅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绅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1.诗人为什么说“游荡行人莫攀折”?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5分)

  2.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情感的?(6分)

  参考答案

  1、诗人劝告无所事事的游者不要攀折早梅,原因是:早梅迎风绽放的风姿情韵美好,让人不忍破坏;桥边这一树早梅似乎是为了感伤离别而存在,不应被破坏。

  2、①运用对比手法,将早梅与江南艳阳时节的花卉对比,突出早梅不同世俗的品性;

  ②运用拟人手法,将早梅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不与百花争艳,只愿与雪为伴的高雅情怀。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喜爱之情。

  二

  1.诗歌开头四句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2.诗人为什么说“游荡行人莫攀折”?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6分)

  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早发梅花满枝开放,东风报春春天刚到,紫瓣迎风开裂花苞,杨柳未萌黄莺没叫,落花飘香新月映照,桥边一树忧伤离别,游荡行人不要攀折,不争江南艳阳时节,任落东风伴着春雪。

  赏析

  这首诗以满腔热情纵笔挥洒,沉酣畅足地赞扬了梅花的气质风姿。前五句铺张扬厉,重在描绘早梅的神态:春寒料蛸之际,梅花已生机勃勃,花开满树。诗人以杨柳黄莺与蒂花相比,杨柳畏冷,嫩芽不发;黄莺惧寒,结舌不鸣。只有洁白芳香的梅花与新月相媲美,衬托得梅花愈加风流敏丽,婵娟春媚。后四句因物抒感,高度赞美了梅花的散朗神情,恢宏气质。梅树深知“人生自古伤离别”的道理,而游人却不知梅树的深情,动辄攀枝折条,伤害迭加。梅花虽然流丽妍婕,但是并无腴词累骨,不争宠献媚,质本洁来还洁去,甘愿与春雪为伴。结尾两句由衷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诗一开始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烂漫图画。“春未彻”,既点明早梅开放的具体季节,又为下文的“莺结舌”、“伴春雪”提前交待了依据。接着着重刻画梅花开放的情景:“紫萼迎风玉珠裂”,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比喻恰切,色彩鲜明艳丽,可谓抓住了梅花的特征。“柳未黄”、“莺结舌”,从侧面说明天气尚冷,梅花犯寒而开的品性。“委素飘香照新月”,不仅句美,景亦美。飘坠的白梅花散着清香,新月初上.月辉淡淡。白花银辉,相互映照,和谐自然,温馨静谧,意境十分优美。“桥边伤别”、“行人莫折”,都表达了作者惜梅、恋梅之情。最后以“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句结束全诗,指出早梅的性格特征和早梅的最终归属,抒写了作者内心的慨叹。

  全诗句句押韵,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造成了韵致悠扬、沉著痛快的气势。中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更突出了梅花的风采。

标签:

相关文章

学好文言文平时要做好三方面

一、熟读成诵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

学术论文 2025-01-01 阅读0 评论0

关于探险理想的作文

关于探险理想的作文【1】 晚上,我躺在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渐渐地,我感觉有人在推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同班的几个好伙伴。...

学术论文 2025-01-01 阅读0 评论0

医疗仪器创业,创新科技助力健康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医疗仪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

学术论文 2025-01-01 阅读0 评论0

城市变奏曲初三作文

告别环卫阿姨,我和妈妈继续向前跑,看见很多人在路边的摊子上买菜,把路都挤满了。突然,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小弟弟,被拥挤的人群...

学术论文 2025-01-01 阅读0 评论0

母亲的惩罚为题目的作文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没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唯有那次惩罚难于忘怀。 我家兄弟姐妹多,母亲又整天忙于农活,所以平时无暇顾及我们...

学术论文 2025-01-01 阅读1 评论0

叠被子大赛,一场彰显细节之美的竞技盛宴

在我国,叠被子是一项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我校将于近期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叠被子比赛...

学术论文 2025-01-01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