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城东早春》全诗翻译赏析

duote123 2025-01-2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杨巨源《城东早春》全诗翻译赏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⑴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⑵诗家:诗人。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

  ⑶上林:上林苑,汉代宫苑。此指长安城。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⑷俱:全,都。

  译文:

  最能引发诗人诗情的便是这清新怡人的早春景色,早春刚刚来临,柳叶才刚刚吐出淡黄的嫩芽,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如果等到长安城中繁花似锦的时候,只要走出房门便可看到到处都是赏花的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句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城东早春》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此诗抒写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而概括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标签:

相关文章

那一种味道初三作文750字

楼下花圃里,不知何时冒出了十来株薄荷。它们层层叠叠、团团簇簇地相拥着,重复叠加着纯洁、醉人的碧绿。远远望去,像是有轻柔圆润的浪...

成语谚语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湖心亭看》结尾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作者喜爱这山水美景,有遇到知音的喜悦和自己的高雅情趣。 痴的含义: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压情致;同时...

成语谚语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它的生日初一作文

3月11日,就是它的生日······ 在那前一天,因为是植树节,所以我和父母在市场上千辛万苦挑了一颗饱满的小树种子。它绿绿的...

成语谚语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做大自然的读者作文450字

看小草,读坚持不懈 当花儿们争先恐后地露出笑脸,人们总是眼花缭乱,使得心里增添许多烦恼,一丝连着一丝,“剪不断,理还乱”。但...

成语谚语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奋起吧,中华的文明作文500字

我们的中华文明中有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修身养性,增长修养,人们看了绝对是对身心有好处。诵读中华经典,你可以明白人伦关系,知道...

成语谚语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

描写歌声优美的比喻句

描写歌声优美的比喻句 1、每一次,她的歌声和舞蹈总是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和喜悦。细心体验江映蓉的歌声所带给我心灵深处的一丝...

成语谚语 2025-01-28 阅读0 评论0